如何用五行划分?

游俊杰游俊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好,我最近刚好写了篇相关文章,就复制过来吧(文章有点长) 说到五行分法,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从金木水火土五个字出现之后,两千多年前,它们就被划分到了各自的方位上,木在东,火在南,金在西,水在北,土在中央;而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谈到五行的分布时,依然持此种观点,即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

然而,现代的很多书都指出:实际上古人在划分五行的时候是以中点为界的“上下分”,而不是以方位为界的“左右分”——这种观点的提出有着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实践背景。 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这样的记载: “角者,东方之位也……亢,南方之位也……氐,中央之位也……”又载: “奎、娄、胃、昴、毕、觜觿[ji]、箕。凡七宿皆在东方。”“井、鬼、柳、星、张、翼、轸。凡七宿皆在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凡七宿皆在北方。” 这里的“角、亢、氐”指的就是东方的三宿——“角宿、亢宿和氐宿”,而“奎、娄、胃、昴、毕”则是西方的二宿,其余都是南方的星宿。可见,在汉代人编著的这本典籍中,五行仍然是“上下分”的。而且,古人用文字表达意思时是有高度讲究的,既然把东方和西方的星星各归其位,那么“东方”和“西方”四个字就一定有他的深意。

从甲骨文上来看,“东”的字形是一个站立的人,面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故“东”代表的不是某一个点,而是一个方向;“西”的字形则像一个手持工具的人在夕阳的余晖下向西赶路,同样不是某一点,而是表示方向。古人用“东西”来形容方向和位置,正是来源于此,《庄子·天下》:“东西南北,彼之所恶于是乎在。” 至于“南”和“北”,则是另一个故事了——在古代汉语中,“南”和“北”是两个形容词,不能直接用来表示方位,在表示方位时往往有“东西”或者“上下”做中介。例如《论语·乡党》中的“吾与回言,终日不别,不知其方也”,这里就用的是“西南”代替“南”,而用“西北”代替“北”。

用“南”和“北”来表示方位是需要附加条件的,只有当“东西”“上下”无法表示确切的位置时,才可以使用“南”和“北”。南宋朱熹曾在《中庸集注》中解释过这一点:“如人夜行不知东西,但云‘前‘后’’者是也。”上古时期,人们晚上走路时一般是不看星的,因为月亮是夜间唯一的光源,所以“不知东西”就是指“不识东南西北”的意思。在此情况下,只能用“南”和“北”来表示位置了。

正因为如此,古人所说的“南”和“北”并不是现在的“南”和“北”,今天的地理学所说的“南”和“北”并没有加入多少古代的文化元素。现代很多书中提到的“南北方差异”其实根本就是“上下方差”,比如气候上的南方高温多雨,北方寒冷干燥,其实是“上”而不是“南”。

和国容和国容优质答主

这个题目好,其实题主问的是怎么理解五行的含义和意义吧! 《周易》中“象”与“数”是两个重要的范畴。 “象”指的是外在的、看得见的东西;而“数”则指内在的意义或数字本身。 我们看到一棵树,这棵树是外在之象,但是我们知道它的树龄吗?知道它有多少年轮吗?这就是通过外在之象去解读出内在的数理信息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象数”。 所以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五行的含义——金生水,水生木等就是外部对内部的影响关系,好比一棵大树,从嫩芽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一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