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有几个明星?
《安娜·卡列尼娜》里有三个“明星”,可以称之为安娜的“三大情人”或“三大恋慕者”。 一是青年士绅沃尔夫,二是军官渥伦斯基,三是列车长卡列宁。 但这些身份的地位是逐次降低的。 从原著来看,这三个角色在塑造上是有着细微却重要的区别的。
首先说地位,卡列宁的地位是最高的;其次是沃伦斯基,最后才是安纳。 安纳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这样形容他的“我爱他像爱厄尔尼诺一样”(注:伊甸园里的蛇即是夏娃所爱的那条),可见她对这个人是有相当好感的——但她还是拒绝了他。 为什么要拒绝呢?我们不知道,因为作者没有给安纳任何理由。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安纳不爱沃伦斯基,她就不会爱他到不能自己的程度了。 后来安纳和沃伦斯基相爱了并且私定终身——但这并没有让她变得幸福。
因为沃伦斯基并不是她的唯一选择,也不是她最爱的那个——否则她就不会在听到卡列宁的爱情宣言之后,立刻热泪盈眶地承认自己也是爱卡列宁的。 最后,让安纳获得幸福的爱情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发现的——她终于不再束缚自己而释放了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后,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于是她终于拥有了三种爱的形式:亲情、友情和爱情。她最终也获得了至真的快乐。 所以说卡列宁的爱是最纯洁的,因为没有欲望,他爱她是基于她是一个女人的缘故,他和安纳之间的爱情超越了一切外在的诱惑;其次就是沃伦斯基,他对安纳的欲望很强烈,以至于他无法控制自己对安纳的需求;最弱的就是卡列宁,他可以为了安纳去死,却不能阻止安纳离开他去追寻属于她的幸福生活。
安娜贝尔·米拉从20岁进入演艺圈以来,塑造了许许多多个多姿多彩、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她天生丽质,魅力四射,是名副其实的“情场魔女”。她曾与男星加利·格兰特合演了《忠贞爱情》(1934)。次年又与克拉克·盖博合演了《乱世佳人》,并一举成名。此后,她还与众多男星合作拍摄了大量的影片。她塑造过的角色有:泼辣善良的家庭妇女、情场得意的贵夫人、风烛残年的老妇人、放荡不羁的酒馆女招待等等。她的演技炉火纯青、滴水不漏,并能出神入化地描绘出不同年龄、不同身世、不同文化层次的各色女性在情感上最微妙之处。
安娜贝尔·米拉的一生充满不幸。20岁时被好莱坞制片厂制片人发现,从此踏入电影界。1932年,她参加了著名电影《小狐狸》的拍摄,在这个著名的爱情故事片里,她是一位天真无邪,又颇有心计的少女,使人们一看到电影就被这个角色吸引住了。从那时起,安娜贝尔·米拉被誉为好莱坞的“金发歌后”。1939年她所主演的《乱世佳人》使她闻名于世,成为美国十大明星之一。她在这部电影里演了一个任性骄纵的年轻女孩斯佳丽·奥哈拉,为了争当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她不惜欺骗善良纯洁的情人艾希礼,在内战期间她又当餐馆的洗碗工、妓女等等,直到她心爱的人死在自己怀中时,她才发出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感叹。影片公映后,以安娜贝尔·米拉为模特儿制作的人形娃娃十分畅销,她也成了当时美国最有价值的影星,被誉为“好莱坞皇后”。
安娜贝尔·米拉一生不幸,她在拍摄影片《血染大河》时丈夫意外死亡。由于伤心过度,她饮酒过度,导致神经系统紊乱,使她后来神经错乱。1965年,她带着疾病的折磨和事业的失败,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终年只有52岁。安娜贝尔·米拉一生主演的电影达13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