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如何定五行?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我也很感兴趣,特来答一答,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一起交流。 什么是十干化气? 十干化气是古人把十天干与五行相配合,根据天干组合的不同变化而衍生出来的一个阴阳五行学说。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在古代没有电子器件的情况下,人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所遗留的痕迹,即通过观察太阳黑子来推测太阳的活动周期,这种观测是以12年为一个小周期,10年为一大周期进行记录的,也就是所谓的“双中积日”。
将两个“双中积日”相加,一共可以得到60个时间单位,也就是60甲子;然后把这60个时间单位一一对应到五行中去,就形成了五行的排列组合,这个排列组合共分成30组,每组对应一个五行,这就是十干化气的起源。 比如: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等.... 那么为什么十干会有化气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天干只有5个,但是地支却有12个,也就是说在某个时间只能有一个地支,但却可以有五个天干;同理,在某个时间只能有一个天干,但是却可以有五个地支。因此就有了天干主动,地支被动的说法(其实被动只是说明在地支当中只有一个时辰是当值的,剩下的时间都是前一个或者后一个时辰当值)。
因为地支有五行,而天干只有阴阳,这样在配合的时候就有阴阳上下左右的区别了,这就导致了部分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的时候会产生过旺或过弱的现象,为了调节天干和地支之间的平衡,所以才有了十干化气。 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或者是六行呢? 如果按照阴阳分类,那肯定是五行,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好对应五行中的木火金水土。如果单单从阴阳的角度来讲,那么四行或者六行都是可以的。
但是古人发现,如果以五行为单元,则能够完美解决强弱的问题,因为五行之中既包含了太过的亢奋,又包含了太弱的沮丧,正好的中和之气恰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所以后来者纷纷效仿,到了清代《滴天髓》这本书一出更是把五行的重要性提高了一个档次,书中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五行者,阴阳之象也。且阴阳五行,非阴非阳,非冷非热,乃乾坤中之至中至正者也。” 所以我们学习命理,最终的目的不是去看什么神煞,更不是去算什么时候发财,什么是倒霉,这些其实都是表象。
我们应该学习的其实是阴阳五行,因为这背后代表了天道,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我们只要弄懂了阴阳五行,那么很多别人解释不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解释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