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是不是五个?
五行的基本含义,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状态;其外延,则包含了天文历法、气象变化、物候变迁乃至医学占卜等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代语境中,五行已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系统。 先秦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五的记载。《礼记·曲礼上》云“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这里的“道”“门”“玄”“龙”“虎”皆谓五行。如《尚书·尧典》有所谓“日中星鸟”(鸟即轸宿)、“日永星火”(火即心宿)、“宵中星虚”(虚即房宿)、“旦明参心”(参即参宿)、“夕夕成翼”(翼即翼宿)之说,分别指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与一日中的辰时戌时。这些描述,不仅涉及天体运动方位、星象运行,更是对太阳周年运动、昼夜更替和四季形成过程的准确记录。 五行的观念最早见载于《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这里的五行已经具有了基本要素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五行最初并不具备后来的阴阳思想。 春秋时期,五行被用来解释天文历法现象。鲁襄公九年(公元前564年),晋国执政卿赵武与叔向对话,提到晋国新制定的闰月之法与周制不合,但据《春秋》所载推算起来又确是如此。为此,叔向求教是否应该遵循旧制。赵武认为,尽管《春秋》所言未必尽合当时之制,但作为圣人所作,还是应当相信它的正确性。于是他建议按照《春秋》的方法行事[1]。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行四时历法之争”。
这一争论表明,此时五行已经发展为一套包含天文历法的理论体系,并且得到了主流社会的认可。 在以齐国为代表的东周列国,也出现了许多以五行解说社会问题的著作或学说。例如《吕氏春秋》所引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即属此类。它们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阐述了耕作方法、不同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以及选择适宜的节气播种,等等。这种将天道与人道联系起来的思维模式,后来发展成为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论,成为汉代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先秦到汉初,五行始终作为一套包括天文历法在内的理论体系和解释工具存在。五行所涉及的不仅是自然现象,也包括社会现象与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中的部分内容逐渐失去实际意义甚至走向了反面。五行本身也被视为一些象征性的符号而被沿用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