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古人将“五”看作根元和本体,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古人又把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分成五个层次或类别进行归纳,这就是所谓的五行分类法。用这种归类方法把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抽象出金、木、水、火、土等概念来代表自然界不同的事物和现象。
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五行的起源:“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行”的意思是指“道路”。所以,“五行”的本义是“五条道路”,即泛指世界万物的五种性质或者状态。 五行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之中。该篇载有商朝纣王之臣周武王讨伐时询问武王怎样治国平天下的对话。其中讲到要“惟王受命,则庶邦奉宪章以为厥良;乃底章德,莫不永颂,惟福,用告于上帝,皇自其作立,为则庶民,夙夜盼盼,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恒德克明,乃能有恒心,乃亦有常,吉士在旁,亦何悔。天子在兹,惟天惟德,可依可倚。四国於乎,毋忽诸!”其中就有关于五行理论的论述——土盛而金亡,土散则水无所止,火亢则木焚生,此五行相制与相生也(大意是说土旺时可以克制金属,如果土散则可以淹死水中之生物),金满可以坏土之形,木盛可以化火之气,此五行又相害也(大体意思是当金属多了就会破坏土壤的形状,木头多了就容易着火)……这些就是最早的五行学说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逐渐发现了传统五行学说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问题。因此出现了许多改进版的新式五行学说。高氏新五行学说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思想,吸收了古代五行说的合理内容,经过现代科学验证的方法不断总结研究所得出的较为科学的五行分类方法体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什么是传统的五行学说。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的物质和能量要素构成,并据此解释了世间万物的特性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出来: 传统的五行学说主要从五行的属性角度来进行推演和解释的。但是通过上面的图示我们可以看出,五行的相克关系并没有形成一个平衡态,这就使得传统五行系统容易陷入失衡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瓦解。所以说传统五行系统是一个不太稳定的系统。根据阴阳平衡原理可知:凡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物体内部必定存在着一对相互对立但又统一的矛盾统一体(阴阳),并且这对矛盾一直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中,以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为止。
那么怎样才能使一个系统一直处于动态平衡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制约因素的数量级!比如一个天平秤上有两个砝码,此时只要再增加一个任意大小的砝码就能保持平衡。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由五种形态组成的五行系统来说要想使其达到动态平衡就必须增加一个六神合一的第六种力量来制约它。这个第六种力量就是由人的意念所生成的灵魂力-元神。 高氏新五行的核心在于加入了灵魂的元素,从而形成了一个六神的五行分类模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