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童话故事?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和叶圣陶童话,四大童话之王的作品代表了童话故事的巅峰之作。
《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是哥本哈根西南方的一座小城,那里有个安徒生博物馆,由安徒生出生的房子和相邻的房子组成,这些房子都按当时的样子重建,展示着安徒生的手稿、画作,以及他的生活用品。
《格林童话》
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一起成长,后来又在德国哈雷大学一起学习法律。毕业后两人都做过法官的秘书,但两人都喜爱民间文学,自1806年起,开始搜集民间童话和传说,并进行研究。他们的工作持续了一生。他们从1812年至1814年,共出版了三卷《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成为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话作品。后世称他们为“格林兄弟”,他们搜集的童话则称为“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
王尔德(1854年-1900年),19世纪伟大的童话作家和戏剧家,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艺术观贯穿在童话中。他认为,艺术的美是现实美所无法比拟的,艺术可以完善、美化现实。王尔德反对说教,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为美而艺术,因此,王尔德的文学作品是单纯的美和善的载体。
《叶圣陶童话》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之一,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1923年),并创作了《稻草人》(1923年)和《画眉日记》(1925年)等童话作品。
叶圣陶的童话以拟人为主要表现手法,他笔下世界是一个由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组成的世间。叶圣陶童话以现实人生的折射为主要取材途径,其作品中充满了对黑暗现实的深恶痛绝,流露着对善良、弱小者的同情,蕴涵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以情动人,引人深思。
叶圣陶童话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丰富。这与作家富于幻想和浪漫倾向的性格有关,作家的教育、心理学背景,以及生活经验丰富也是有利条件。想象新奇而合理,既富有创造性,又合乎现实逻辑,既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也合乎人物性格的逻辑,所以使人既感到新鲜,又觉得可信。作家的“丰富的想象力来源于他那对儿童的深刻的了解”(周作人《中国童话的历史》),所以叶圣陶笔下的动物、植物无不拟人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因此,使人感到既新颖,又亲切,既活泼有趣,又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