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故事有哪些?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曾写过两幅对联,其中一幅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抵制外国侵略的抗英名将、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文化名人,是新中国命名的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的一生,是为抵制外国剥削、侵略而斗争的一生,是矢志不渝地维护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的一生,是为促使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缕曙光的产生而呕心沥血的一生。林则徐不仅是近代中国的先驱者,更是中华民族的先驱者。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给人们留下的是失败的悲情,但他所体现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民族之魂,是永远值得后人颂扬与继承的。
林则徐一生致力于禁烟和海防,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下,不费一兵一卒,能够解决鸦片流入中国的危机。但在清王朝腐败无能的情况下,他的一系列努力最终付诸东流。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从抗英前线到被贬伊犁,始终怀着满腔怒火,坚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坚持抗英,反对投降卖国,与卖国投降贼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被道光帝贬调往边疆。在去戍所的途中,他在镇江停驻时,曾赋诗明志,表达了坚决抗击外国侵略的决心。
林则徐谪戍边疆,途中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山西和直隶等地,行程共两万余里,目睹了清朝各地的衰败景象,加深了对清朝统治危机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立志抗英,维护大清江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