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五行是什么?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约前465年),姒姓,勾氏,名践,又名朱句。夏朝末年越酋昆吾之后。春秋时期浙东越国的君主。 前510年,袭位为越王。时值吴国国力衰弱、国内动荡之时,于是兴兵伐吴。两军交战,越军在夫椒大败吴师。继而攻入吴都,迫使吴王夫差求和。
前506年,与吴国再次大战于槜李,越军大败吴师。吴王夫差请和,勾践答应与他休战,并亲至吴国结盟,返国。 前497年,吴国再次进犯越国,勾践御敌不利,退守会稽,欲以会稽之险抵御吴师。然吴师水陆并进,围困越军。勾践力不能支,奉表请降,被吴师所获。
前495年,吴师退归吴国。勾践在吴为质三年,受尽折磨,后被放回越国。 前493年,勾践利用吴国王后佩玉之便,将其诛杀,随后举兵伐吴。未几,越军大败吴师。
前482年,越军大举攻吴,连下数城,迫使吴王夫差亲自迎击越寇。两军阵前,勾践亲自擂鼓,指挥越军奋勇冲杀,大破吴师。吴师大败而逃,勾践乘胜追击,攻入吴都。 前473年,勾践彻底击败吴军,俘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北上渡淮,与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并列,成为春秋四霸之一。
从阴阳五行来说,我们把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看成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东西,同时又把宇宙间一切现象都划成这五种属性。
一、木具生发通达条达之性,故肝属木;青色、东方、春季、酸味也属木类。凡是具生发通达条达之性的事物也都可以归纳到木类。
二、火具温热升腾之性,故心属火;赤色、南方、夏季、苦味也属火类。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之性的现象、事物都可以归入火类。
三、土具承受、升长、生化之性,故脾属土;黄色、中央、长夏、甜味也属土类。凡是具有接纳、培植、生化作用的都属土类。
四、金属肃杀、收敛、清洁之性,故肺属金;白色、西方、秋季、辛味亦属金类。具有清洁、肃杀、收敛作用的自然现象、客观事物都属金类。五、水具滋润、下行、寒冷之性,故肾属水;黑色、北方、冬季,咸味也属水类,具有滋润、寒冷、下行特性的一切事物、现象也属水类。
五行具有相生相克规律。生,即从属和促进之意,相生的次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克制规律是相互约束克制,“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此循环无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构成了五行的运动规律。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出现太过或不足的异常变化时,都可以从它所不的子行或母行来探索发生疾病的原因以及子母两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
在相克的关系中,如果某行过于强盛或某个被克行虚弱,都可能会引起五行之间关系失调。如木行过于强盛,可以引起木旺乘土(木本身就克土,称“木克土”,木太过盛,使这种关系超过了正常限度,即为“木旺乘土”)的情况,而土行本身过于虚弱也容易受木制旺行的克制,而导致木克土关系的异常变化,即为“木来反侮(木虽然本来就是克土,但太过的话也可以称反“侮”)”。“侮”也是克的意思,但表示克制关系颠倒了.相生导致疾病多从亢害和衰败两个方面反应出来,相克导致疾病多从乘和侮两个方面反应出来,乘为乘虚而克,是相克太过,也是正常相克关系的数量上的超过;侮则是由于本身太过或被克者过衰,破坏了原有的相克平衡,使本来是“克我”者被我所“克”,数量上的变化引起了质量上的变化。因此,相生导致疾病和相克导致疾病虽然各有不同的规律,但两者又互相影响,常互相交替发生。因此在实际临床上很少有单纯的相生关系失调或相克关系失调单独存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