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叫燕京?
说北京是燕京,其实是从元朝开始的。 很多人应该知道“北京”这个名字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取名字为“京师”,到了元成宗时,又因为“京师”过于普通,所以改名为“大都”。而“大都”之名直到明太祖初年,才改称“北平”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京师”“大都”“北平”都可以简称“京”嘛!那名字一多,就容易乱。于是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就打算把原来的名字全删掉,改一个新名字——“北京”(《明实录·太祖实录》记载“永乐元年十月诏改北平府为北京府”)。
朱棣篡位后迁都并营建紫禁城,更是把“北京”作为正式名称给定了下来。不过这时候的“北京”还不是北京的别称,而是一个地级市的名字(北京府)。
而北京的另一个别称“燕京”则是出现在明成祖即位之后。洪武三十五年明太祖病重之时,曾嘱咐太子朱标:“宋儒周敦颐咏柳诗有云‘春风杨柳万千条’,是我朝圣景。若燕京诸宫亭苑囿之盛,宜以‘风杨’名之。”朱标遵照父命,将“风杨”的名字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内廷。后来随着建筑群的扩建,这座宫殿被分割成了许多部分,除了前朝和后寝之外,东、西、北三面都设置了宫墙,并且建造了多个门,其中南面三门中最显赫的就是“顺承门”和“长安左门”(后改称“长安右门”)。
至于“燕京”之称的来历,据传说是因为有一对燕子衔着泥砖在皇宫中筑巢,而且一直飞到北墙,故此得名。这种说法虽然颇为有趣,但是却缺乏足够的证据。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在元代已经有了“燕京”的称号,只不过当时的“燕京”并不是现在的北京,而是指今天的河北中部地区。
那么元代的“燕京”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因为在不同文献里“燕京”的地理位置有着相当大的差异。部分文献里说“燕京”的位置就在今河北保定市附近;而另一些文献里却说“燕京”在东临大海,南界黄河,其地当在今河北南部。
当然,这些说法都没有多大的错误,只是因为元代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疆域不断变动,所以导致“燕京”的地位也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