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的五行属性笔画多少?
《康熙字典》里记载: 「秉」字,字源著於小篆,从「禾」、從「辛」;而「辛」字之字形則始見於金文,其原本像用刀砍的意思,引申為「刺激」、「辛苦」之義。至於「禾」字,甲骨文中即見象形,有束草之形状,則是「禾」本義,指谷類植物。「禾」與「辛」結合,表示農作物經過辛苦的勞動後获得了收穫,這就是字的本義——收成、收成好。 「炳」字,金文字形,像一人持火把在黑夜中前行,所以本義是「光明」、「火把」。由「火把」引申出「光耀」、「显揚」等義。
又因火的溫度很高,可以烹飪食物,故而有「飯食」之義。再引申則有「禮貌」「尊重」之意。 而「秉」字,《說文》所釋:「秉,微也」,即微小,此意現已不用。另一解釋:「秉,州名。在大別山東南。漢縣,屬潁川郡」。所謂「秉州」,即今河南固始縣一帶。由此可推知,「秉」字的本義當是大别山裡的一個小城邦國家。
《集韻》還記載了「秉」的另一音biǒng,意思是「柄」,也就是事物的中間長的部分。不過,我查了許多古書,除了《漢書》外,「秉」字很少用來表達這樣的意思。 《漢書·王莽傳》中有如下句子:「莽乃承摄位,稱天子……改元爲建始……時大赦,群臣進賀,既拜且飲。莽曰:『皇天見我仁孝,賜我成德,命土德順承,建始之年為新。』羣臣皆曰:『聖語神驗,恭若朕躬。』喜酒踴躍,前跪再拜。莽曰:『非惟天,皇帝敬我德明,雖百歲,復為新。』羣臣呼万岁。」 其中「復爲新」的“新”就是用「秉」的字義發展來的,而「稟」字就來自這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