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意境”二字,最早出现在王夫之的《姜斋诗话》中:“意者,性情之风骨;境者,山川之气象。”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余论》中指出:“诗人五言绝句,唐人之冠。其中王摩诘、柳子厚,古今推为巨手。摩诘‘暮春’一首……子厚‘送刘员外’与‘南园’二首,俱得之意境两全者,格韵高绝。他如王维‘渭城曲’、李颀‘送陈章甫’,亦自清雅,特不及二首精粹耳。五言律诗,初唐诸家多佳制。若沈佺期、宋之问数首,格调高古,字句幽妍,宛转流利,自是唐无此作。”
“境界”一词在古代书画评论中用到很多,如宋代张炎的《词源》中有“能于无意之中得一艺术,此为造化(自然)之极妙”的说法;元代汤显祖的《牡丹亭·题辞》中提到:“情至意尽,然后天分之高,学力之深,可以出而自创一格,以风天下。”
清人王国维在论文中说:“文学之为物,不可控制,不能定量。故其研究之法,亦不得不用美学之方法。故美学之术语,往往用之。”因此他的《人间词话》中谈到诗词创作时说:“词以境界为先,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故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这里提到的都是“境界”或“意象”,说明古人已将此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意和境本来是两个概念,是中国文学中一直争论不休、难以统一的两大范畴,而意境的提出,则巧妙地将二者统一起来,“意在境中,境含 infinite”(王昌龄),它既是意又是境,既是心又是物,既含情又含景,在这里,情和景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机的统一,所谓“景乃情媒,情乃诗胚”(谢榛),二者合则两美。
所谓“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是艺术作品中一种境界,它既能超然物外又能游于物内。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既有来自现实生活的外来形象,又包含了作者内在的精神意识。既有现实的体验又有人生的追求。既有理性的思索也有感性的判断。有无相生,以少总多,意蕴言外,使人从有限中体味到无限,从无尽中把握到规律。
从阴阳五行来看五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对应不同的五行属性:
“庄正平和”是金,是规矩,代表的是中庸和谐之德
“雄豪壮美”是火,是热烈,代表的是勇敢刚强之德
“超逸空灵”是气,是自由,代表的是清静空灵之德
“阴柔秀美”是水,是流动,代表的是阴险机智之德
“厚重朴质”是土,是厚实,代表的是厚道勤奋之德。
意境是介于“象”与“道”之间,是“形而上者”中离“形而下者”最近的东西,是“象”与“道”的过渡,是“以象寓意的象征”(周汝昌)。意境与“象”相对应的是心、是意识,与“道”相对应的是精神、是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