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建是什么意思?
首先,五行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将宇宙万物,都归于五行之中。并且,万物都是相互影响的。 这种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其中有一篇叫《灵枢·本神》的文章,里面谈到“阴阳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取决于胆气”。这里就提到了五行。
文中所说的五行,并不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而是指五种行为——喜、怒、忧、思、恐。因为古人认为,这些情绪都是由胆气决定的。而胆气和五行的关系如下: 当人体有了疾病之后,也可以通过调节五行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方法,被称为“五行治病法”。
除了五行治病之外,古代人还发明了另一种养生方式,叫“五行养寿法”。这是出自道教的著作《太上玄灵五星咒命经》中。这本书提出了五星配五脏的概念。即把天上的五星与地上的五脏相联系。
书中认为,肝属木,喜清风。调养肝脏最好多吹吹风;脾属土,喜芳香,因此调养脾胃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吃芬芳的气味;肺属金,喜清肃,所以养肺的方法,最好是减少空气污染,保持空气清新;肾属水,喜寒,因此养护肾脏应该多冰天雪地,多泡冷水澡;心属火,喜热,因此养心最好多晒晒太阳,多吃红热心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