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什么叫帝都?
北京的“帝”,来自金代。公元1153年,金主完颜阿骨打把首都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迁到了燕京,并在城内修建了皇城,从此燕京开始了作为首都的伟大历程。而“京”字则来自周朝,《礼记·郊特牲》里有“郊之祭也,迎气乎清泰陵而祀之。周之言‘京’,大也。” 也就是说,“京都”二字合起来,就是指一个面积广大的首都了。
这跟今天的首都概念其实已经不大相同了——今天所说的“首都”单指一座城市,而在古代中国,“首”是“先”的意思。用今天的概念来理解古代的“首都”概念,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曾经做过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的首都,元明清三代都是。但元大都、明中都和清京师都比不了金中都。元朝时的北京只是一座陪都,城市的规划远远比不上开封或者杭州;建都在北京后,元朝的中央机构也始终没在北京真正建立起来;更重要的是,北京还不是全国的行政中心,中原地区的户口数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始终很低。
作为南方人的我,总觉得北方人的自豪感有时候有点过激了…… 当然,金中都的繁华也是过眼云烟,经过漫长的战乱,到明朝初年已经是破败不堪了。所以也不是什么值得吹一辈子的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