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眼在哪里?
1935年,香港大屿山宝莲寺落成之际,庙宇建设委员会向当时的佛教协会主席及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提请命名事宜 太虚大师于是撰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解答。 “问:如何称呼这座佛寺才好呢?
答:我的意思,不如叫它‘觉园’(佛教觉悟之园)。原因有四: 一、佛教是自觉觉他之教,最重觉醒与开悟;这一所寺院,应该起了唤醒世人、指导迷途者的作用;以‘觉’字命名,极为恰当。 二、世人都称香港为‘东方之珠’;这‘珠子’原是一块浑圆剔透的玉,然而现在的‘玉’已被无情的铁蹄踏碎。世间再没有比‘明珠’更珍贵的东西了;用‘明珠’来象征我们这个城市和人生,再贴切不过了。我们应当努力使它重建辉煌,恢复昔日‘东方之珠’的荣耀。但我们必须先认识这个‘珠’的意义——它原是一颗‘觉悟之珠’。 三、我曾在日寇侵占时避难香港,当时给养困难,我因之潜心修习禅定,所得之力足以抵抗饥饿,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后来日本人企图利用我的名气号召华人,为我被捕,囚于老虎笼里。当时我一心求死,惟愿早点结束生命,免受摧残,因此得以在极苦的环境中得到‘解脱’。后来抗战胜利,我才再度获释,回到香港的家中。这一切都是因着‘觉悟’才获得的,所以觉园正好象征着我们当年的经历和奋斗的目标。 四、这座寺庙乃是一座园林式之寺庙,环境优美清净,游人可随处徜徉沉思,融人佛国净土之中,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凡我虔诚之心,终有一日能实现这个理想中的佛国天堂” 太虚大师的这番话,至今读来仍令人感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