宭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宭字,繁体写作窘,金文作冏,小篆作囧,简体作窘。从字型上看,像窗户里有一个人,其本意指屋子暗、光线不足。《说文·囧部》:“囧,窗口通明也。” 从字的本义来看,应该属于火。
但是,后来这个词的意思发生了很大变化。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来俊臣)又尝召入狱,既至,俊臣谓曰:‘公何道,得免于此?’邕曰:‘幸蒙大恩,今已赦宥。’俊臣曰:‘莫有大赦吗?’邕曰:‘有诏书。’俊臣叱曰:‘诏书何在?’邕曰:‘在臣袖中。’” 这段记载中的“赦宥”“诏书”等词明确表明这是一种法律用词,这个文字的属金无疑。
而《论语·卫灵公》中有言:“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这里提到,周代继承了夏商时期的很多东西,包括历法。而夏代以阳历(今人称为公历)为正朔(正月第一天),殷商以阴历正月为正朔,周代初年仍然采用殷商的历法。
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用夏历,以立春作为每年的第一天,直到东汉末年才改为现行阳历。由此可知,现在所谓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在东汉以前就是立春,这正好是草木开始萌芽生长的季节,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元春”(《尔雅·释天》注“春者,岁始之名”),即现在的“元旦”。
到了隋唐时期,人们已经习惯于新年第一天在室外燃爆竹,《大唐开元礼•冬至祀天地仪》:“次烧爆竹,代表大地回春。”宋吴自牧《梦粱录·除夕》:“夜交子正,爆竹起。” 元代的《农家杂占》还记载了另一种预测新的一年气候的方式:“立春之日,或见东风自东方来,谓之解冰;或见红霞,或闻春雷,此皆立春之日所宜见者。若见了西风,谓之漏泄;若见了黑云,主旱;若闻雷声,主惊;若见狂风暴雨,主伤稼。”
这些记载表明,在唐宋之前,即使是在腊月除夕,人们的意识里也已经把立春当作了一年之首,而正月的第一天当然也就成了“元旦”。而且这一天的习俗与后世完全不同——并不是家家户户燃放爆竹、贴春联和门神、守岁等等。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唐宋之前的“元日”实际上是立春,那么“元日”的本义是什么?如果“元日”的本义是立春,那么它为什么不会像冬至、夏至、立秋以及立冬一样成为节气?如果“元日”不是节气,那它怎么又有可能是节气?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其实只是习惯的问题。因为古代并没有统一的时间概念,或者说统一的时间观念相当落后,各个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时间点并不统一。
比如唐代的“元日”实际上是指春节,而宋代的“元日”却是立春。不过,即使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由于时间观念的不同,对“元日”的界定也是不同。比如苏轼《除夜》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里的“元夜”显然是指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