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和什么有关系吗?
有,关系可大了! 五行学说来源于古人对万事万物的归纳总结,古人发现世间万物都含有五行的属性,具体表现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形状,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系统。
这套理论系统首先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古中医通过观察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现象,认为人的体质可分为湿重,热重,虚重三种类型,并分别用木、火、土来代表,同时配以五脏(肝心脾胃肾)和五味(酸苦甘辛咸)。
《黄帝内经》中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里所说的胃气就是中医所说的“土”,而现代营养学所讲的“胃气”则是由食物在胃肠中消化产生的气体,这些气是由五谷之气混合而成的,所以中医所说的“土”实际上包含了现代营养学的很多内容——这就是五行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例子之一。
除了医疗方面,五行学说在中医哲学,天文地理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代著名的中医大家张锡纯在总结自己的行医经历时说道“凡遇奇症怪病,其起源总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父母体质弱多患宿疾,胎元受害所致……至于其病理,大则包络心火太盛,小则脾阳不足土虚。”这里所谓的“脾气”就是指人体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中草药,如人参、黄芪、白术等;所谓“心火”是指具有清心泻火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连、淡竹叶、栀子等;而“脾”和“火”在人体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常处于一种阴阳互化的状态,这种阴阳互化可在临床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