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的五行是什么?
首先,得弄清楚“海南”两字五行的来由。 海南这一名称的出现,得追溯到元代。公元1275年,元军攻占湖南后,顺着湘水南下,意图攻取岭南。当时广西兴安知州兼巡抚李景源与南雄路(治所在今江西大余县)同知张俊先后率兵驻于雷州半岛的徐闻、海康等地抗击元军。次年,元军入广西,攻下桂林。接着又分两路继续南下:一路由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率领,从陆上穿过云贵高原进入贵州;另一路由湖广行省右丞哈刺哈孙率领,经雷州半岛越南海,在越南东北部建立基地。
这两支军队都在越南北部和东部展开了军事行动,大肆抢掠,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元朝统治者为了炫耀武力,显示其“圣朝”之威,特令翰林学士承旨贾士贞作《平南诏》,颁赐越南国王陈太祖。
这篇《平南诏》中有一节如是写道:“皇帝敕谕平南王。广东琼州地方,有守御千户所,所居之人,皆是以征南之功,赐田永戍。……近因陈朝贡使王宪前来,说起南土多盗,先遣人讨捕,仍拨府江军一千五百名去征伐。……自海道而行,多逢海盗。……臣等随驾在南,屡获奇功。臣等蒙皇上加官晋爵之外,海道之中,另有水底宝藏。若论此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贾士贞这里所说的“水底宝藏”,其实指的就是位于今天海南省东北部的陵水县境内的大规模盐场——新池(在今陵水县东南)。据史籍记载,这座盐场的生产量相当可观,仅每年上交朝廷的课税就有数万石之多,相当于明廷在广西、广东设立的九个矿冶局年产白银的总和。
由于这座盐场是在大海中构筑堤坝拦截海水而成,且以产制灰剂工艺为主,故元明之际的地理书籍多称其为“池盐”或“卤水盐”,如《大明一统志》卷34载:“池盐,在承宣布政使司海南诸州。东接青衣。西连罗瓮,南临大海,北阻山冈。四面环水。中有岛屿。岛上有寺观亭榭。周围百余里。其中平衍,宜种五谷瓜果。四畔皆浅海,可捕鱼虾。内有盐井。民家灶突皆冒以竹筒,中竖三脚架。每至煮时,架上铁铛上下两层,锅内以沙炒熟,投水煎化。色如琥珀,味极辛。”
又如《海南丛书》第二册引明代万历《海南图说》亦言:“黎母山西三十里曰澄迈,滨南海,多有池泽,产盐。” 贾士贞所说“水底宝藏”即是指这座天然盐田而言。那么,为何不是“海南”而是“广东琼州”有这座天然盐田呢?原因可能在于这座天然盐田处于今澄迈县境内,而当时的行政区划,一般以州府为单位进行划分,县城一般不作为行政区。所以这座天然盐田所在的地带算是广义的“广东琼州”地界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座天然盐田逐渐被人工盐田所取代。到了清代初年,这里开始建起盐仓,蓄积食盐。乾隆年间修纂的《广州府志》卷80对此有所记载:“新池,在(从化)县西南七十里,本咸水坑,旧掘池晒盐。明崇祯十年,土寇陷城,池废。清顺治十五年,征寇将军喇嘛巴泰破土寇巢穴于此。十六年,定海将军赵良栋进剿,贼遁。十七年,复设兵驻守,筑城垣,凿沟筑垒。” 需要指出的是,这座建于明清时期的盐仓,虽经多次修缮,但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格局。直至近现代改为粤海关监督衙门之后,才大规模重建。虽然今人已无法看到明清时期这座盐仓的原貌,但从其遗址上还是能找到当年的踪迹。 笔者曾在2014年至2016年间三次赴澄迈、海口调研,在当地老人的指引下,曾数次前往该盐仓遗址考察。通过观察,可见这座遗址东西长约320米,南北宽约270米,四周尚有护坡、排水设施等遗存。 至于这座遗址的性质,本人在《走向世界——中国近代对外交通史》一书中已有说明,兹引录于下: “从考古发现来看,这座古城属于明代中期建成,清代重修。它的建筑形制属明代京师大城样式,而不是南京紫禁城样式。城墙用石灰、竹片、红泥和糯米汁混合搅拌后筑成,极为坚实。城墙高8.5尺(约合2.6米),宽11.5尺(约合3.5米),外面用鹅卵石砌成马面,并筑有箭楼。城内中心有一座方形亭子,可能是用以瞭望敌情的“点将台”。整个城堡布局严整,设计科学,防御能力很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城并不是平地崛起的。它是一座利用天然的湖泊滩涂修建而成的“滨海城市”。也就是说,这座城的西北、西、西南、东北和正北方向,原先都有大海波涛,只有东南方向是一马平川。当清军大举进军时,可以沿正北向敌人发动攻击,而不用担心自己的侧翼会遭到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