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日历怎么算的?
农历计算法,是历代官府颁布的历书,如《大明会典》中就有记载《洪武正韵》里指出“盖诸家之法不同,而此图独为善。其法用甲子,最妙,其他皆非”,这里的“此法”就指的是农历计算方法。
这里顺便说一句,我们常听到的六十花甲子,即是源于此,因为每60年就是一个甲子。 这种算法以立春作为全年第一个节气开始计算,到下一个立春为止,为一周期。一个周期的开头和末尾有两个节气,分别是立春和立春后第三个节气,这之间有个立春中间节气。在传统历书中,一般将之划分成24段,每7.5日一段。每一段都有一个名称,从节至节气依次为: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白露、寒露、霜降、立冬、大雪、小寒……最后以立春结束。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形成的,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公历是以太阳周年运动为依据编制的。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每年公历2月1日至3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干支纪元法是我国古代一种计日期的方法,它以北斗斗柄指来划分节气。具体方法是把圆周分为360度,每一度数为一节气,始于冬至,终于夏至。这样,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冬至共8个节气,每个节气时间间隔15天。
以上两种方法是目前通用的两种计算方式,至于哪一种更准确,现在无法考证。但据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可能还是二十四节气更准确一些。 因为世界上很多古代文明都发现或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并且经过大量实践和科学考证,目前使用农历计算的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按照这个节气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