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属于五行什么?
《晋书·律历志》载:“黄帝使伶伦作尺,而天圆如弹丸,以日月星辰为子午线,分表里阴阳四隅十二辰。”又载:“颛顼受之,即传武王伐纣,命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同登太山,履衡石,测影度气,制八节。”由此可知,先秦时人们对大自然是有一定认识的。他们观测太阳,发现太阳有升有落,从而总结出昼夜交替的规律;他们测量子午线的长度,发现它恰好等于365又1/8度(今测实为365.2421908度),并由此推算出一年中有三个月夜长渐短,余下月份昼长渐长。他们还观察到月亮也有圆缺变化,每十五天为一周期,于是把月亮圆缺变化分为二十四个阶段,用“朔”“望”来称呼每月初一和新月出现的日子,用“弦”“望”“残月”来表示月初、月中及月末的月相。
以上认识虽不精确,但已含有极重要的科学因素。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并且自转,这必然引起“地心说”,随之而来的便是“岁差”观念。 到了战国中期,人们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冬至点和夏至点了。《周髀算经》记载了商高和周公与周武王的一段对话:“故曰:径一而周七,平素一而九,犹端直。且夫一天之下,不可以一端量者,何也?曰:径一而九,极矣,无以加矣。曰:立天之道,何以穷之?曰:天两端不加,其尽如径,无穷竭然。”可见此时人们已经能比较准确地标定冬至点。同时,还发现了岁差的现象,知道每年冬至点不是回归原位,而是向西移了一位。为了确定新的冬至点,人们需要重新测定大量的天文数据。在这种需求下,汉代出现了两篇非常重要的文献——《汉书·律历志》和《周髀算经》。前者总结前人的经验,后者则提供了新的数据。在《汉书·律历志》中,人们可以看到西汉一代代学者对天文数据的整理。这些数据是进行天文计算的基础。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张衡提出的“浑天说”模型和对东汉时期二十八宿度数和赤道经纬度数的精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