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五行缺什么?
“五行”概念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它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分为五类。 中医理论里,五脏六腑被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分别对应着金木水火土,每一脏再分出阴阳两类。这样,人体内就有了十个经络,也就是有了十种五行属性。 人体外面呢?有皮肤毛孔,有头发指甲。这些属土;眼睛属木,鼻子属水,嘴巴属火,脑袋和四肢属金。这些都属于“形”的范畴。 人与自然界也是一样,有天上有日月星辰,有水中游鱼有陆地上的走兽,有林中的飞鸟。自然界的五行就是这样划分出来的。 《黄帝内经》说:“天地之间,万物全生。”这里的物,其实就是指的这些有形的东西,因此也就有形之物被赋予了五行属性。
人体的五行,实际上就是五脏的五行。因为腑主要起传输作用,所以脏腑的五行用脏的五行就可以代表。而形,《黄帝内经》说的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也就是说,保持健康的根本在于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以及饮食作息等有规律。只有这样,人的身体才能均衡,不缺少东西。
如果人们违反了这个自然规律,胡乱搞一套自己的养生方法,或者一味吃某一种补药,那么身体的五行就不均衡了,人也就生病了。 所以,人们要维持健康状态,就应该做到不偏不倚,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