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中的火克什么?
“五行”,是古代汉族人民对于世界本原的解释,即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这五种元素互相影响着,也互相制约着。这其中,水火最厉害。因为,水可以灭火,而火又可以蒸发水。所以,人们常说“水火不容”。 那五行的相克关系是怎样的呢?
1、木克土,指的是树木吸收土壤里面的营养。
2、火克金,因为金属容易被灼伤,一旦受热容易熔化。
3、土克水,指的是水流受到阻挡,被土壤吸附。
4、金生水,指的是黄金的冶炼过程需要水的参与;并且,金器遇水不会生锈。
5、水木相生,指的是水能滋养树木。
6、火土相生,指的是火焰能够燃烧泥土里的有机物质。
7、金水相生,指的是金子溶于水,产生金色溶液。
8、木火相生,指的是火焰上的烟往往是草木的踪影,说明火借木旺盛。
9、土木相克,是因为树木会吸收土地里的水分。 以上仅仅是五行的部分规律,想要了解更全面的五行知识,可搜索《五行说》。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系统的代表自然和宇宙生命运动规律的的朴素的哲学思想和知识原理。它以五类不同物质的运动变化之性,来代表万事万物以及宇宙自然的构成要素及其运动变化规律,这五种物质互相滋生和制约,不断的运转,生生不息,创造和变革生命和宇宙,这就是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依次为,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用现在科学的角度来说,五行可以理解为五种物质能量表现形式(因为能生万物,当然能生人类),也就是宇宙能量在人类和自然界的五种不同体现形式(人类有内气功的理论和实践),相生相克表示五者之间有着复杂的能量动态平衡共存关系。
五行之火克的属性是金属,比如金盆对火。再举个例子,比如一把铁刀,无论它多锋利,在高温状态下都是不耐久用的。再如用铁锅炒菜做饭,铁锅是承受不了大火急煎的,能承受的只是文火和武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