忄是五行的什么字?

厉凌哲厉凌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简体字“心”的偏旁“丶”,在古文字中写作“_”或者“.”,这两个字符都是表示垂直插入,即上面和下面都插进一竖。 《说文》心部:“_,意也。从心。_声。”段注:“凡文字之意皆从_,後人以手作形,而误认为心。”

也就是说,这个偏旁最早的意思就是指一根直立的棍子(可能代表刺穿的心脏),所以有“_心”、“剌_”这些字形。这种棍子,在古代文献里叫做“殳”[shū]。比如诗经里有“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鄘风·柏舟),是说一位男子手里拿着一根大戟(殳);楚辞里的“揽大殳以扞圉兮”(离骚),是说拿着大戟保护王。

为什么后面会误认为是“心”呢?因为“_”字形的物体,除了心脏之外,还有“旗帜”、“斧钺”等,而这些东西跟“心里”的概念关系都不大,于是古人就造出了“心”这个汉字。不过“心”这个字,古文字形体演变比较复杂,后来被简化成现在的样子之前,还曾经变成过“丶”或“丶”。

来琬采来琬采优质答主

忄是五行的火字。心字底,又称“忄”。在古文字中,心字的字形颇简单,有的如斧头,有的如斧头下的肉。商代的甲骨文中,“心”是象形文字,画的是人或羊的心脏图案,其上有血脉经络之形,下有脂肪之形。

“心”在不同的古代文字中写法不一,但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心脏的轮廓。古代人认为心脏是思维和意识的器官,因此“心”字后来成了会意字,上为血脉经络,下为心尖,中间是心房心室。在以后的数千年里,“心”字形体虽然经历了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的变化,但基本框架没有改变,如今的“心”字仍可以看出古代心脏之形的遗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