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五行是什么意思?

柳晓宁柳晓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形而下者谓之气,形而上者谓之神”。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 气是宇宙的本原,神是宇宙的创造者的本体。 “形而上的”指的是事物尚未显现其形迹;事物的“形而下的”则是已显形迹的。 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凝聚而成,所以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说法。

所谓“太”就是极大、极远之义。它指天地还未产生之时混沌的状态,此时只有阴阳二气存在。这个混沌状态阴阳二气未曾分离,所以称为“太极”(易传中太极含阴阳之意)。 后来阴阳二气各自发展,互相激荡,形成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两仪”。(两仪即阴阳)。

两仪相互激荡形成了四种不同的象,也就是“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这四象进一步演化,形成了八卦——乾、坤、坎、离、震、艮、巽、兑。 所以从太极到八卦的过程就是一个“形而上”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无至有,从混沌到有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神”发挥作用的过程。

与“形而上”对应的是“形而下”,它是以八卦为例说明的具体可感的现象世界。这些具体的形态都是由阴阳两仪相激化成四种象进而演化的结果。这种具体可感的世界就是“形而下”。 在易经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既是符号也是实体,它们既代表过程也代表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有一定的规律。这是易经整体性思维的体现。

卓万虎卓万虎优质答主

五行,指宇宙中木、火、土、金、水五种构成自然的元素和功能。它是中国古代人民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 中国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方法。即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说明世界万物的属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尚书·洪范》把五行说作为五大法门概括宇宙的本原,把万事万物分属于五行,创立了以五行分属天地人的系统。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伦理、宗教、文艺等各个领域中都有渗透和运用。

五行为木、火、土、金、水五行,是木匠用的斧头、凿子、锯片、刨(pǎo)子和水桶“五件行头”的谐音。

木匠“五件行头”的发明和应用,使原始社会,以砸、锛、削为主的手工操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五件行头”都是用钢做成的,而钢是铁匠打制的,所以,“五件行头”的发明者自然是铁匠。于是就出现了“铁打五件,木头使用五件;木头做活靠五行,五行是铁匠发明”等口头禅。

“五行”是木匠行话的“代名词”。木匠行头,也叫“九齿儿”,即卷尺、斧头、凿、锯、刨、墨斗、曲尺、旋凿、楞钻(lèng zuān);也有的算上“扁儿”和“木头钻”,加上“木工用的木头墩儿”共计十三件。

木匠干木匠活,是依靠斧、凿、锯、刨、墨斗、直尺、曲尺和木料进行操作的,因为木头在木匠手里是原料、材料、活件,所以就不把木头称做行头了。木匠的“五件行头”(也是主要行头)是:1、斧头; 2、凿; 3、锯; 4、刨; 5、墨斗。木匠行内人说:“行头不全难匠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