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五行属什么的?
《周易》用“坤”字来表示地,那么“土”和“地”有什么关系呢? 易理上讲,土是地之形体,地是土之形体。 五行之中,木、火、土、金、水各有形象。在东方,春天的时候,万物萌芽,其形如木;在南方,夏天的时候,草木旺盛,其形如火;在地上的东西两方,秋天的时候,草木凋零,其形似土;在西方,冬天的时候,万木凋零,其形如水;北方,则什么都看不见了。 《说文解字》上说:“土,地之内实也。”“地,脉也。”段玉裁注云:“土者,地之体;地者,土之母。”土就是地里面的物质,地则是土的外在形态。可见土、地二字的本义都指的是地球的物质构成,这种观点与《周易》以象表示地球万物构成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 所以,“土”和“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角度,犹如数学中的“X”和“x”一样,意义是完全相同的。从属关系上来讲,“土”是“地”的母;形状上来讲,“土”是“地"的形。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乾卦·彖传》中这句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乾坤二卦,乾坤之气(阴阳)相交,形成了万物。这所谓的「圆」,其实就是指的万事万物的起始状态。
那么,为什么又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这不是重复前边的话吗?不是的,因为「资」有这个意思——获得资源、开始成长。所以这句是说,坤德充实,使得万物受到滋养而开始生长。 这其实是在总结《易经》的八卦来源——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天地交合,才有了万物。而这万物,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个小点(即「资始」),这个小点在《周易》里就叫「爻」。这个「爻」,一开始的时候是「无",也就是没有形状的,所以称作「否」。只有它不断地发展、成长,渐渐才有「形",这就是《周易》的「阴阳之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整个宇宙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产生的。所以,《系辞上传》第七章说:「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八卦,就是干、兑、离、震,巽、坎、艮、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