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字属于五行属什么行?
“五行”,是古代中国先民创造的一种原始哲学观念,认为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这里不包含西方古文明中的“水”“火”相)。这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战国时期形成了阴阳家的“五行学说”,汉代开始正式使用五行学说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问题。 五行学说是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创造的宇宙观,它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种观念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诸国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尚书·洪范》中谈到五行时这样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把金、木、水、火、土分别叫做五行的本名称,后面五个名词分别对应前五个名词的滋味。
从这一段的描述来看,古人的五行观念似乎包含了物质的五类形态——液体(水)、气体(火)、软固体(木)、金属(金)和粘土(土)——并暗示了这些物质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那么为什么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类物质呢?古人是怎么想到这样的答案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古代的哲学问题——“形而下者谓器,形而上者谓宇”(《易·系辞下》)什么是形而下者?什么是形而上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后来的哲学家。
东汉的经学家郑玄是这样解释这两句话的:“器,物也;宇,处也;形而下者,形器也;形而上者,天道也。”——这就是说形器(有形的器物)下面是作为具体存在的物质——即器(指具体的事物),上面则是作为普遍存在规律的道。 五行的木火金水土壤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所以它们是“形而下者谓之器”。然而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抽象的概念,所以它们又是“形而上者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