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呈”的五行属性,这个问题要分解理解。 汉字本身不是抽象的符号,它是与天地万物联系在一起的、有具体象征意义的象形文字符号系统,因此汉字的五行为其代表的宇宙万物的自然属性。 在这个意义下,《易经》用六十四卦分别象征宇宙万事万物的特性,而每一卦都有象征意义明确的基本卦象(包括阴阳爻)和基本卦名;古人由此推衍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代表事物发展的过程状态)和相应的爻辞(说明这些过程的性质)。 这个解释是《周易》理论基础之一——“象”的理论来源。 “象”就是八卦或六十四卦本身的图像,以及它所象征的事物或事情的象征性图像。 我们现在说某个事物的特征,一般是说它的主要特点,但是有时候为了形容某一种情况特别极端时也会使用全部特点来加以概括,这在《周易》里被叫做全象。 全象往往比较夸张,但是它仍然能够大体上接近被象的事物的原貌——如果这个象选择得准确的话。比如乾卦的全象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说的虽然是“天”的运动方式,但基本上还是“天”的全部形象特征了。 如果把这个象理解为整个宇宙的运行规律就有点过了头了。不过后来《易传》的作者把它发展成了这样的意思倒也无可指责,因为当时已经没有人知道天地是什么样子了。 那么,我们可以说“呈”字的五行为“天”吗?我觉得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个字在甲骨文金文的字形中都没有天空的形象出现,反而是手的形象非常明显,表示一个动作;而小篆以后才出现了日月的形象。所以不能认为这是一个像天的字。
另外,根据我的观察,凡是表示“呈现”之类的含义的动词,在古汉语里面都是单音节词,没有多音节的形容词形式。比如:陈,示我士女;逞,展也;诚,信也等等。它们都不可能是从表示天的“呈”演化而来的。所以只能是一个单纯的名词。而且这个字最早的意思也是这个动作而不是事情的结果。 这跟现代汉语的情况不太一样。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双音节的形容词是从单音节动词演变来的,比如:成就→成业、成果等。这说明汉语的双音节形容词比古代的成熟得多。 既然这个字不是象形的,那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字应该是从指示代词“此”而来。
首先,它跟“此”的古音完全相同[tʂʰi]。其次,它在甲骨文中经常作为指示代词来使用:例如《合集》22694: 兹……于□,王受又。兹又(有)。 兹:郭沫若《卜辞通纂》318条。 这里的“兹”可以看作是“此”加“又”构成的形旁表意词,相当于现在的“这”;整句话是说“在此地……,王接受又”或者“就在这里……”。
它与“此”构成的词组具有非常明确的指示代词的性质:《尚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缵女维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中的“此”都是指当前之事。 所以我认为“呈”应该是由“此”演变为“此+又”然后再变成“呈”的。这样一来,它就具备了指示代词的所有语法功能:可以作主语,可以是定中结构,也可以是状语等等;同时它也具备了一切指示代词所带有的强调语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