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明朝时叫什么?

冯璟豪冯璟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于永乐九年(1411)十月决定迁都并营建新京,十三年建成。由于北京自元代以来一直被称为“北平”,故称新北京为“京师”或“京师大宁府”;以南京应天府为“旧都”、“南都”。 朱棣还令兵部尚书王骥等编制了《皇明职方外纪》四卷,记载了他所确定的各地风俗、物产情况以及地理形势和边防重地,作为朝廷掌握藩属国情况的参考资料。这部书后来成为明代官员出使和驻防边疆的必备读物。

为了协调南北政区的关系,永乐十四年(1416)十二月,明成祖命侍读学士杨溥等撰《京师五城坊图赞》。此书在各地建置中介绍北京的建制沿革最为详细,对城内宫殿、官署、庙坛的排列位置及名称亦交代得十分清楚。它还是今存最早详实记述北京城街道、里巷名称的书。 明初编纂的《南编》、《北编》中也有关于北京地名沿革的记载,但较之上述书却简略得多。这两本书是明代官修地理总志的代表作,它们对北京的记载是互有参酌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地方志书中所载明的地理名词多为明中叶以后的称谓。如街、巷多称“大街”“新街”之类,而明代初期却有不少街市称之为“大街”,如北京的大街上就遍布着许多条胡同。又如“西直门内大街”,到明末便讹传为“海淀”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