忛五行属什么?

顾淋珊顾淋珊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颿”的繁体写法,同音异形字 【帆】 在现代汉语中读作fān,是“帆”字的简化字;在古汉语中读作féng或pán fān,是“颿”字的简化字。 “帆”和“颿”的关系相当于“扇”和“箑”“旌”和“旟”的关系(请参看《说文》、《玉篇》等古汉语字典),都是古今字关系——“颿”是本字,“帆”和“扇”则分别是“颿”和“翣”的省写。 因此,在古汉语中,凡以“颿”为正体的字都写作“颿”,而以“帆”——其形体与简化字“帆”不同——作为俗体的字。如唐代韩愈《送穷文》有诗句云:“驾尘于驷骝,载尘于骖騑。”其中“骖騑”两字就是“骖”(cān pán)和“騑”(féi)的合写形式(古代乘车,车前马为“服”,车两侧之马称“骖(cān)”或“騑”,中间无马的一侧称之为“骖騑”)。

那么为什么又有了“帆”这个俗体字呢?据我揣测是由于古代没有纸,人们写字用竹木简牍,所以为了书写方便往往要省略笔画来节省材料。例如汉代扬雄《方言》里有这样一个例子,他讲“旗”这个字的古通用字是“旆”而不是“旛”,但到了汉魏之际已经普遍写成“幡”了。这是因为“幡”比“旆”少一画,写在竹木简上更为节省。“帆”同理也是由于省去“颿”的上横而出现的俗体。

“帆”这个简化字实际上应当看作是一个俗体,因为按照今天的简化原则是不承认俗体字的合法地位的,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现行汉字的一部分,是因为1956年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以及其后的一系列简化方案,这种简化方式被定性为“对于一般常用的、形体合理而有根据的可以接受为正规文字”,而这个“根据”据说就来自于清代王念孙父子所著的《广雅疏证》中的说法[1] ——然而这恰恰说明这个简化并不符合当时的“规定”,所谓“根据”也只是“自找根据”而已!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康熙字典》会把“帆”列作俗字而不收。因为《康熙》的编纂者都是清代的学者,他们自然不会认可这种违反当时规定的做法。 其实从历史上看,我们现在的很多简化办法都是不合理的,例如把“韁”(bēn,缰绳)写成“缰”,把“橈”(né,摇橹)写成“桡”等等。这些简化字都是在字形不变的情况下只换一字读音的做法,这种做法违反了《说文解字·序》里关于造字的总原则,即既要“别同异”又要“明纠缪”,只能导致混乱而不能带来便利。而且这些简化都不遵循当时通行的简化方法,更无从谈起“根据”。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许多简化字都只是对古书中的俗体的抄袭,并没有什么根据可言。

最后提一下,有人可能注意到我在本文中使用了两个不同的俗体字“”。这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现代汉语中“颿”已不再作为规范字出现,所以我们不用“”而要用“帆”。但在古汉语中情况却大不相同,比如明代李贽的《焚书·答邓石阳》中有这样一句话:“此子心甚爱先生之文,恨未见完书耳。”在这句话中就正确地使用了这个俗体。可见,这两个俗体虽然都是出自同一时期,但由于使用的时代不同,它们的含义也就有了区别。这就是俗体字在文字发展中所体现出的复杂性。

耿国盛耿国盛优质答主

“忛”字五行属性是火,读音为fān ㄈㄢˉ,出自《康熙字典》、《字汇补》中,详细释义如下:【午集中】【戈字部】忛;《康熙字典》:“古文伐字。注见七画。”“(帆)譌文。俗字。又音翻。”【酉集中】【木字部】帆;《康熙字典》:“同颿。《集韵》符占切,音帆。《玉篇》:‘颿,船篷。’按《广韵》云:‘颿,船覆入水。’则此应作繁字。然《庄子·田子方》篇有‘徐无鬼乘舡而不见櫂’者,是棹与颿通也。又《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王逸注引屈原赋曰:‘搴,拾取也。阰,山名也。’言上山以采药草之名,则‘阰’当从‘山’。《前汉·司马相如传》:‘下临青冥之远,上际太清之中。’师古曰:‘际,至也。’盖指天而言,则‘际’当作‘詣’。《周礼·司巫》:‘凡祭祀服飾,共掌其祀。’疏谓‘祀神衣服曰服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