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一、汉字“天”的起源 “天”字象形来源于甲骨文,其字形像人面向着北跪拜时所看到的天空形状——太阳被地平线切割成上下两半的样子,其中上部的“日”表示太阳,下部的一横表示地平线,中间的一竖表示由地及天的空间,整字的含义即人在地上对天空的膜拜。 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青铜器的出现,人们开始用鼎作为随葬品,于是就有了“天”与“大”二字通用的情况产生(因为鼎为“大”也);至秦朝小篆统一六国文字后,又出现了“天”“大”分用的现象;汉隶承袭小篆而形成,但隶书形体大多承自草体,故而在写法上与篆书又有不同之处。
二、关于五行的划分
1.“天”五行属什么?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甲骨文还是小篆,均未见“天”字的金旁,因此它既不是金亦非木,同理可证,它也不是水与火。既然不是五行中的四种元素之一,那么为什么古人又将它与土、金、水火四行并列呢?这就要从另一个故事说起了…… 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在为《周礼》作注时将此字解释为从一大、一小两个“一”构成,并说上面的小“一”代表“土”,下面的大“一”代表“一”,中间的竖是“土”和“一”之间的界限。郑玄这个注解出来以后,后世学者多认为它是正确的,并沿用至今,于是便有了天也是土行的说法......(其实这是后人附会之说而已) 天无土性,何以言五行?以土五行论之,乃后人的误解。
2.那该如何理解“天五行”? “天五行”的意思是说,在天之道之中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规律、法则或行为模式,它们分别是: ①阴阳变化:所谓天道,即宇宙自然之道,天地阴阳即是它的核心所在。而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分,天有阴阳,所以天之道必然包含阴阳变化的原理; ②四时运行:一年四季的运行乃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事实之一,故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③万物生生化育:《中庸》里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自然的生生不息,“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见天道之伟大。
④阴阳消长:世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天地、雌雄、男女等皆是如此,而阴中之阳与阳中之阴又可相互转化以成就新的生命形态。所以道家讲“一阴一阳谓之道”,儒家教我们“刚柔相济”;佛家则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种理念同样适用于天道的平衡与发展之中。天之道中也包含了阴阳消长的过程,否则世界将不会有发展的可能了。。。
⑤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将天人之间的关系视为一种动态的变化机制而非机械的因果律,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过非常详尽的论述。
结语: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已谈得很详尽很细致了,相信朋友们应该能够看得懂吧~?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评论区提出,看到后会及时回复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