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瓷是什么意思?
说一个有点相关的例子。 《茶花女》这出戏,大家知道吧?这是法国作家小仲马写的,但是据说最早的中国译本版本非常差劲,是翻译家胡愈之翻译的。当时他在上海,拿的是日薪五十元的薪酬(这个收入相当高的,当时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结果他交上来的初稿让人惨不忍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机翻水平。
后来由林纾(他是著名的小说家,以翻译名著著称,但他本身文笔很好且极有文采)据说是看了五遍,逐字逐句地重新翻译了一遍,才成就了现在的《茶花女》。所以这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巴黎街上的野孩子,比我有福气得多;他们每天可以吃到一餐好点心”,原文是什么?“The vagabond of the streets of Paris eats a good dinner every day.”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原意和翻译。这就是典型的直译+意译结合的方式。 但是这样的翻译不好吗?也不见得。因为《茶花女》这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作品,如果译得特别中国化反而会造成阅读障碍,让读者出戏。所以这种半直译方式是合适的,而且也是我国传统翻译方式的一大特色。 说到瓷,就联想到另外一件事。我曾经在电视中看到王朔谈论翻译,他说现在中国的英语翻译几乎都不怎么查字典了……为什么?因为词典的释义太中文了!于是我想到了前面《茶花女》的例子,想想也是,要是中国译者是英国人,那估计会死得很惨…… 扯远了,总之呢,对于外国人写作的中国题材的作品,我们好像有一种天然的优待,允许并且鼓励译者使用直译外加意译的方式。不过若是中国人写了外国题材的作品,比如哈克贝里芬,那就别怪别人较真了——其实这也是合理的。毕竟,如果我国文学界也使用那种宽泛的自由度来对待汉语作品的外译的话,那才是真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