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指的是五行中的什么?
“岁”是五行的一个特定字,与干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样,表示的是天地阴阳之气交泰的状态(在某个特定的节点上)。 “行”是行走的意思;“五”就是五行。 所以整个“岁”字的含义就代表了一年当中的五个节气,也就是从立春到立冬这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的天数都是固定的,总共73天。 这种节气代表着天地之间阴阳二气转化的状态,这一转化过程是缓慢的、连续的而且不可重复的。
我们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所处的不同位置带来了气候的不同变化,形成了春秋冬夏。为了更精确地划分天气的变化情况,他们又以北斗星作为判断的依据,把星空分成了十二等份,每一等份对应一个季节的时间长度,用“中气”来命名。如立春,立夏,立秋等等。 这样就把一年分成了24段,每段对应着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人们发现,每逢阳历的正月或者八月,太阳和北斗星的方位就会变化一次,也就是说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刚好对应着冬至和夏至。 到了明代,人们进一步发现,每年的农历二月和八月也有太阳和北斗星位置变化的情况,只不过比阴历正月和八月的变化幅度要小很多。于是就有了“双中气”一说,这两个中气所在的月份叫做“闰月”。
古人通过“闰月”把这个原本循环往复的二十四节气和中气进行了分割,使得一年当中有了365.25天,基本上符合现代公历一年平均天数(365.2425)的需要。 由此,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以“年”为基础时间的历法体系——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