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五行属什么?
“阴阳五行说”是古代中国人民用来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个朴素而又极为精巧的哲学体系。在古代,人们用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构成,也用五行来解释社会关系以及朝代更替等政治现象,《尚书·洪范》中有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最早记录“五行”的典籍,这里的“五行”指的是五种物质,它们分别代表了五种基本物质属性,同时也是万物起源和构成的要素。
而古中医学在继承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将人体也归结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并将这五个器官对应着五种不同的物质属性。中医还进一步提出了“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的理论,并且用五行生克的理论来阐释病理原因,进而指导临床诊疗与预防。 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后世医家认为五脏之中只要有一脏虚弱,就会失去其“克木”的功能,从而令肝脏之疏泄功能异常,造成肝气淤积,形成肝火。而且,这种病机转化是相因相承的,即先有肝虚,后有肝火,再有成郁。所以,补肝之虚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手段。
五行中的土不是指的某块具体的地理区域,而是泛指一切土地、大地及其中所有的生物(人)。 《尔雅·释地》曰“下者谓之壤,中者谓之地,上者谓之野”;《礼记·曲礼》言“凡视属土,故称土。”这里提到了三个概念——壤、地、野。这三个不同的概念代表了不同高度的地理位置。
从海拔高度看,土是低于水的。古人认为水在上,火在下,天地之间为中央,而最高的地形就是“山”。所以最高的地方叫作“岳”“峯”。 所以古代将山称作第一象,称为艮卦(☶)。因为山最高,代表“天”,也代表“阳”。 其次是泽,称之为第二象,称为兑卦(☱). 然后是沼泽,称之为第三象,称做巽卦(☴) 最后才是平地,称之为第四象,被称为坤卦(☷) 这四个方位,分别对应了“东南西北”。
最后补充一个小知识——“五季”与“四季”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看看古代的文献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原文如下。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里面有提到两个词——“四时”“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