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字五行属什么?
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主要元素,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生生不息。在古汉语中,盗与道相通,道家追求“大道”,故而盗即大盗;儒家讲求“正名”,所以盗亦有道。 因此,盗字本身属于多义词了。
1. “盗”的本义指窃贼,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盜”。《说文解字》解释为:“盗,偷也。从人,旦声。”段玉裁注:“凡言‘以非为是’、‘以是为是’者皆谓之盗。”比如“盗名遗世”中的“盗”就是窃取的意思。又因为古代把“毋”写成“毋”或“”,而“毋”的读音和“无”相同,所以古人又把没有写作“盗”“亡”。
2. 在某些特定语境下,盗也有假冒、冒领之义。“天下有道,盗跖岂复余子哉!”这里的“盗跖”并非真正的大盗,而是对盗跖的蔑称,意思是假冒的盗跖(假托的名号)。 类似的还有我们熟知的“盗嫂”二字。“盗嫂”本来是陈平早年生活的黑点之一。刘邦问陈平:“你在家里怎么不去种田呢?为什么还要到别人那里去当官呢?” 陈平回答说:“我家穷啊,没有可以吃的粮食,只能出去给人打工讨生活。我兄长不喜欢读书,又不愿种地,所以我只好离开家出去打工,这样家里就有两个人一起干活了,不至于饿死。” 刘邦接着就问:“那你的嫂子为什么背着你兄长跟人家私通呢?这算什么事儿呀?” 陈平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嫂嫂不嫌我穷怕我一辈子都挣不到钱,还愿意跟着我,我哥哥当然很生气,就离开了家。既然嫂嫂都看不上他,说明他人品不行,我又何必要为他守活寡呢?” 刘邦闻听此言不禁击掌赞叹道:“好一个盗嫂的陈平耶!”
3. 古代的官员常以“代天巡狩”自居,巡视地方的官员常常被称为“盗令”。不过,除了巡抚外,一般的官员是不能使用“巡狩”之类的词的,否则就会受到处分。 4. 还有一种常见的用法是在行文中表示禁止。例如宋代司马光所著《训俭示康》中有这样的句子:“孔子尝云:‘君子不失足于人。’故盗御食而不舍,况食于君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德行的人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所以孔圉偷吃御厨做的饭都不舍弃,何况吃国君赐的饭吗? 这句“盗御食”就被认为是“以谦辞答天子”的例证。
总之吧,“盗”在古代可是一个多义词。我们在分析词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具体含义,切不可想当然…… 至于盗字如何理解,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它。第一个角度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它是代表一种身份或者是一种行为。而第二种则是从道德上加以评判的。比如说“盗竽”是指滥竽充数、糊弄事的人;“盗泉”比喻贪财小气之人;而“盗跖”则是对小偷、强盗等犯罪的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