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五行属什么?
《说文》“婕,女字也”。段玉裁注引《汉书·外戚传》“婕好常居后宫,然非正室”作证;而许慎的原意是:古时候女子以姓为女字,所以 婕妤的婕就是婕好。因此,婕的本义是古代宫中女官名(汉代宫中女官名号。掌侍疾)或者是对婕妤的简称(汉代宫中女官的名号之一,位比上卿;后成为嫔妃的称号之一)。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没有这个意思了,也就没有五行属性了。
婕这个字的出现应该和秦汉时期的宫廷礼仪制度有关:西汉初年,皇帝的母亲称为太后,妻子称皇后或皇太后(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皇后开始称太后[1]);汉武帝时规定,皇帝的母亲称为太后(太皇太后)、父亲称为太上皇,妻子的称号为皇后, 嫡子即皇帝的母亲的儿子称太子, 皇帝的兄弟姐妹封王,正妻为王后,嫡子为太子;皇帝的侄儿或兄弟的儿子被封王的称诸侯王;再往下分的公爵、侯爵等则不称王后、太子。后来汉朝又增加了贵妃、惠妃、淑妃等九嫔来充实妃的行列,还增加了美人、贵人、良人等来补充嫔的人数。这些名称都是女性封号。 在秦汉的时候,除了皇帝的正妻被称为皇后之外,还有几种重要的女性身份称谓。一是皇帝的母亲——太后/太皇太后,二是皇帝的妹妹,三是皇帝的姐妹的儿子们(即皇帝的甥男)以及皇帝的姑母的女儿们—即皇帝的表姊妹们,四是皇帝的祖母,五是皇帝的外孙女。这五种人的身份最高贵,享受的待遇最好:她们都可以居住在宫城的北部,享有专有的宫殿及各种设施.而且当皇帝死后可以移居到陵园内居住。 六朝以后,这些称谓逐渐被“帝姬”“公主”所取代。其中有些称呼如“昭仪”、“婕妤”等,虽然名称变了但仍然是妃子的地位。从隋唐一直到明清的历代宫制都沿用这个体系,只是名称有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