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五行属什么?
《说文解字》段玉裁注:“韩、樊皆以侯治晋南,故从邑。” 也就是说,韩作为地名,最初是周朝封给姜姓吕国的领地,后来周厉王出奔到吕国时曾暂居在此(见“国人暴动”),此地遂成为诸侯国名。秦灭吕国之后,便将此地改封给了功臣韩懿侯,因此得名“韩”。这个“侯”读作hóu,不是diào,是古代爵位的一种名称,一般用于称呼异姓诸侯国君,比如楚国又称荆国或荆侯。而同为姬姓的鲁国则因为其始封君周公旦为周武王的弟弟,因而称鲁公或鲁伯,不称其为鲁侯。所以古书上记载其他国家的君主时,往往只说是其国号而不称其为侯。只有同姓诸侯才往往被称为某侯。
至于樊和阳翟,也是类似的故事。樊本来是晋国的一个城池,后被封给了楚庄王之子吕臣,因此得名;阳翟是夏禹的出生地,因地处大禹所置的“涂山之邑”而得名,后被封给商纣叔父季历的后人,也称季氏。战国初年,韩国将都城由平阳迁往阳翟,因而得名。这三地都是韩国的早期中心所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秋初期还有一个国家叫“虢”,因其开国君王为周文王之弟虢仲和虢叔,故名“虢国”。这个虢国在西周初年为东周的首都,后一度被秦国灭掉。但到了春秋时期,其故地又出现了两个虢国:一个是被晋国灭掉的西虢国,其遗民迁都陕县附近定居重建国土,被春秋列国称为小虢,小虢再往后又被秦国所灭;另一个是大虢,即原西虢之国,原虢国国君南逃至长江北岸一带重新建国,史称北虢,后被魏国所灭。以上三个虢国,都以“虢”为国号而无“韩”字,与韩国没有关系。 总之,韩非子所说的“韩原”,其实指的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