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五行属什么?
“岳”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丑集上】【土部】 岳(yuè) 《唐韵》鱼略切《集韵》《韵会》《正韵》岳略切,音跃。《说文》太山後章京之属也。从山穴聲。《释名》岳者,言峻极於天也。又高貌曰岳。
《前汉·郊祀志》泰山梁岳。注:如衡如山。《张衡·思玄赋》登太山而四望兮。《潘岳·西征赋》陟北岳而南观兮。又东岳,泰山别称焉。《唐书·地理志》兖州岱岳郡。又西岳华山。《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临舜洲,西薄华山。又北岳恒山。《史记·秦始皇纪》三十七年而葬。《前汉·地理志》恒山上平舒县。又中岳嵩山爲河南府,本河南道。开元五年置都督府,盖以中岳為中,故云。
又五岳者,中国大山爲五。《礼记·祭法》有天地,山川,五帝五岳。又六岳者,谓五岳外有四渎,合为六岳。○按《周官》六岳,郑氏以为五岳之配,六府所藏六器之宝,亦谓之六岳,非此六岳矣。见《地官》序疏。又《庄子·秋水篇》鲁仲连曰:且夫天下非一日而孰爲乎?韩、魏之相伐,燕、赵之相收,其於圣人未足喻吾言,然则天下曾不一日而自成乎?又叶虞韵。
《後汉·光武纪》乃与萧王北走邯郸。复收散卒,北定清阳。《李密陈情表》外祖父尝笃爱翁君。
附:古代神话传说——五岳之名由来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在西安东)、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市北)、北岳恒山(在山西大同市与河北省交境)、南岳衡山(湖南衡阳市回雁峰),民间称三山五岳。
关于五岳名称的由来说法很多,有一种说法是远古时代,黄帝和炎帝都在泰山和嵩山中居住过,因此把这两座山定为东、西两岳;大禹治水时曾到达过衡山,并曾在衡山祭祀。据传大禹曾在嵩山测天探地,所以将嵩山封为中岳;神农氏曾到太行山采药,因此封太行山为北岳;尧舜二位帝王都曾到过恒山,因将其封为北岳. 五岳的说法最早见于《国策·齐策》:“田单攻即墨,遗燕宣王书,曰:‘……齐莫不愿得燕师,今诚欲以齐误燕’……”。这里提到的“五岳”是当时对五座名的山的泛称,而不是固定的五岳名称。汉代的皇帝们为了表示尊老敬贤,把泰山、华山、霍山分别封为东岳、西岳、北岳。东汉时期的汉明帝在嵩山下建了一座寺庙,从此,这座山便被称为中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