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土如何保存?
美国大蠊因该虫的活动敏捷,善于爬高的特性,防治有一定困难而成为我国城乡近年来发生比较严重的卫生害虫。其成虫耐饥能力强,在没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可以存活2-3周之久,尤其喜食淀粉类食品(如面食、饼干等)和发酵食品。可携带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病毒,其排泄物和卵鞘中可携带蠕虫卵,啮食食物又可污染食物,给人类健康与生活带来很大危害。
美国大蠊适宜高温高湿,南方比北方发生较重,在室温28-30?、相对湿度75%-90%时最适宜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初龄若虫最怕干燥,若离开湿气重的藏身场所,3天内就会干死。该虫昼伏夜出,受光暗、温度、食物和栖息场所4个因素的支配。一般以秋冬季活动比春夏季晚,有趋光性。该虫的活动距离比德国小蠊远,一般在100-150米。
由于该虫成虫的耐饥力特别强,因此灭治时必须坚持多次连续的投放灭蟑制剂,尤其要做好堵眼、封缝、清除垃圾、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的工作。
一般防治方法:
1、坚持做好室内环境卫生,及时打扫室内垃圾,处理好食品残源,减少蟑螂适口食物和取食数量,减少蟑迹的发生。
2、做好堵眼、封缝、修复残缺物品等工作,以压缩蟑螂生存空间,提高防治效果。
3、初次防治时,应坚持连续投放灭蟑螂毒饵、贴灭蟑螂胶饵贴、投放灭蟑螂颗粒和在蟑螂出没频繁的处所喷洒灭蟑螂气雾剂,三天后再按此法重复使用1-2次。以后可每月按第一次的做法连续做1-2次,可取得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