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风暴的原因?
乱垦滥伐,过渡放牧以及不合理耕作,破坏了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风沙干旱多灾,并最终酿成全球性灾难。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美国中西部农民大规模地进行垦荒活动。到1930年,草原上约6100万公顷的土地已经成了耕地,占可耕地面积的1/10;1930——1935年,农民们又新辟了约1700万公顷土地。在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使用拖拉机的大农场,人们采用旋耕法,把土壤的表层翻上来,以利于播种。
表层土壤由较细的胶状物构成,而且比较干燥,刮起风来,很容易被卷走。加上连续几年干旱,缺乏庄稼根系的固定以及牛马猪羊破坏,土壤固定表层就几乎被毁掉了。从1930年开始的不到十年中,美国中西部连续发生了20多次“黑色风暴”。1934年5月12日,一场特别巨大和严重的尘暴笼罩了整个美国。风暴刮起的高1.5千米,宽1600千米的沙尘带以每小时145千米的速度,由中西部横扫向东部,使3亿多公顷肥沃的耕地遭到破坏。14日中午,沙尘暴抵达大西洋海滨,之后又转向南方,返回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