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有什么故事?
水浒故事,是在梁山泊宋江起义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过南宋文人不断增饰加工,到《水浒传》成书前终于形成以宋江三十六人聚义为中心的相当规模的水浒故事系统,它大致包含了今本《水浒传》大体内容,宋江和晁盖相继为领袖,受招安,征方腊等情节贯穿全程。
在《水浒传》成书之前,梁山好汉的起义故事以及水浒故事广泛流传。连同北宋末年其他一些故事以及金朝故事,它们构成了讲史话本的重要内容。南宋末,讲史已相当兴盛,出现了所谓“梁红、李翠俱能说三分”的专工讲史的女艺人,说明听讲者甚多,十分爱好。至迟在宋元易代,已刻行有一定规模的“梁山泺(即梁山泊)宋江等三十六员头领”的故事书本。元代继续流行,出现了大量以梁山好汉故事为题材的讲史和戏曲。在讲史和戏曲中,水浒故事往往分为前后两段,前段主要讲宋江登高一望,盼望朝廷招安,被张逵(一作张叔夜、张旺)诱杀的故事,后段主要讲李逵因想念宋江,要去找他,路遇李鬼,发生波折,最后才上梁山的故事。
《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故事、讲史和戏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作者施耐庵以史实为依据,采摭民间传说,加以艺术想象和创造,写成这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一出现,就受到各阶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从而使原先的水浒故事黯然失色,并很快取代了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