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结局有几个?

郝眸嘉郝眸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贾府衰败,王夫人心狠,将林黛玉赶出贾府,虽然之前林如海将林黛玉送到贾府,是希望贾府能照顾好林黛玉,但是王夫人没有认出林黛玉不是贾府人,王夫人是嫉妒林黛玉的美貌,希望林黛玉离开贾府,让贾府的下一任继承人专心读书。后林黛玉入净土,曹雪芹对她的结局没有直接说明,有人说红楼梦第五回就是林黛玉的身世和结局,但是我个人并不认同。

至于那些主张“证词续补”说的人便以此作为补充,认为贾宝玉弃文习经,中了进士,授了宫职,作了一趟海上之行,得了一场大病,回家后便同史湘云成亲,“续圆婚姻,了此一段公案”。但是,这种“续补”后的结局,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倒产生出更多的问题:

1、从思想性上说,这种“补”只能算是一种“俗”语,同《红楼梦》的原著精神实在很难联系起来。

2、如果把林、史两人的结局同“贾宝玉、史湘云成亲”这一情节联系起来的话,似乎又不能自圆其说。因为,按照这一说法,“便同史湘云成亲”,也就是成为夫妻之间了。那又怎么解释“林如海因思母女分离,素日难以寄托寂寞,竟以万绪纷烦之精神,生出心病”呢?还有那一首同史湘云分手时作的《桃花行》;以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谶等,又都是怎么回事呢?

3、如果不“续”,《红楼梦》的结局又如何解释呢?

4、按照曹雪芹在书中所表现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观,贾宝玉、林妹妹这样的人物只能同归于消灭,而不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局。

5、如果果真如此,“续”者显然犯了与高鹗同样的错误,同样会遭到红学界的批判。所以“续”者只能自圆其说:以假迹作真事,把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史湘云与曹雪芹爱情悲剧中的人物“影射”为一个人,这样就解决了一个难以解释的自相矛盾。

当然,也还有另外一些主张“证补”说的人与此完全不同,他们并不是从思想性出发去评价《红楼梦》的结局,而是从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出发的。即认为高鹗后四十回写得不好,情节不连贯,所以希望“续”,补全后四十回的情节。这种见解虽不无道理,但也只能说是稍胜一筹而已。因为《红楼梦》一书,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看,曹雪芹是绝对的权威,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作最终解释。如果“续”,便要与曹雪芹在观点上有“同谋”,在艺术上能“共语”。此绝非任何人所能为,尤其后四十回丢失后,能补此缺陷的人就更难寻觅了。

至于有人主张的“改”的说法,更是不可取了。因为它完全破坏了《红楼梦》的整体性。

还有那一些主张将高鹗的后四十回弃而不顾的“弃”说,实际上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部书无论如何,都不能脱离高鹗的后四十回而不顾。它们的“血肉”关系是任何红学家也难以否认的。

还有人在强调“续”的同时,又提出要把高鹗的后四十回“化有字之书为无字之书”的主张。这就好比你到书店买了一套《红楼梦》,这本是好书,却已将后半部撕去,留下一个残缺不全的半部给你,并告诉你这本《红楼梦》“虽则有字,却无书”。你能原谅书店的这种行为吗,你能收下这个“化有字之书为无字之书”的《红楼梦》吗?恐怕不能。那末,你能不追问其所以而又继续崇拜此书吗?我想也是难以做到的。这就是所谓“续”的结论所必然产生的负面效应。

总之,对《红楼梦》后四十回失去者的归宿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结论,它不仅要符合原著的精神,更要符合现实的逻辑性。但这是一个最难解的最新谜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