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抗日吗?
我爷爷是广东人,1947年去了香港。 他是在一九四八年去的,他当时十三岁,和爸爸一起去的。 他们到了香港之后,因为香港有很多内地迁过去的居民,所以他们在那里并不怎么受欢迎,尤其是当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的时候。
爷爷的家族是在国民党溃败后,从大陆过去到香港的。他们的家族在香港并不是特别出名,也不能说很有钱,只是个中产阶层而已。 因为是从战乱时期过来的,所以他们到香港后很珍惜这个和平的生活,也很痛恨日本侵略者。 在香港读书的时候,爷爷他们那一代人(五十年代)的日本侵华史还有很大的影响。很多课本里都有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老师也会专门讲述这段历史。而且每年三月五十日的纪念活动,政府都会很重视。
我记得小时候(八十年代),每年的三十日,电视台还会播放一些记录片或者有关的电影,让大众了解那段历史。 到了九十年代初,香港的经济开始腾飞,港英政府更是全力发展经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吸引外资上来。对于内地的投资,以及内地的游客来说,都是积极鼓励的状态。于是,随着内地经济的崛起和在基础设施上的重大投入,许多内地人开始涌入这座自由港。
那时候去香港已经非常容易了,只需要一张机票就可以,并且可以享受免签证待遇。于是不少内地的人,开始了“移民”香港,或者说“移居”香港的生活。 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是冲着香港的低税收优惠政策而来的——因为香港是一个所得税制很低的地方,在那个时候就有所谓的“避税港”之称。因此有人称这些人为“避税港移民”。
很多人也是为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了让他们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能够考个好大学,以后有个好工作。毕竟当时的内地教育还是相对比较贫穷落后,而香港的教育模式要更加先进些。 所以香港虽然离着内地很近,但却好像两个世界一样。在这里看不到内地的贫穷与落后,看到的都是繁华与富有。人们也都尽力让自己和孩子过一种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即使有人觉得香港政府给外国人太多的超国民待遇(比如护照免签一国比内地人多)而感到不满时,政府依然可以轻飘飘的说一句——“我们是靠吸引外来投资起家,并靠他们维持高水平的生活标准。”
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内的抗日战争史反而被淡化甚至被遗忘。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 只有等到你真正来到这个自由港,你才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中西方冲突下,所产生的怪异且讽刺的文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