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属金,因为腊的繁体书写是“臘”,由“月”和“臘”组成,而“月”在古代五行中属阴水;另一方面,“臘”字的本义是指用兽皮或布帛制成的祭祀用品。《说文解字·示部》解释为:“臘,祭名。祀先啬也。大皞氏以丙辰日始伏,至辛巳百五日,祀百神於圜丘;黄帝氏以乙亥日始伏,至戊寅八日,祀五帝於平旦;尧舜氏以丁丑日始伏,至壬午六日,祀三皇。”其中的“大皞氏”“黄帝氏”“尧舜氏”都被视为上古中国的帝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夏季的一个特定时间开始“伏”(这个字现在统一简化成“伏”),并且都在“伏”后第50天、第八天和第六天进行祭祀。这种夏代前期(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祭祀日期正好分别对应的农历五月十五,八月十六和十一月十二。
古人在一月一月的进行着农作物的耕种与收获,他们发现每年的十二月十五左右天地之间阳气渐盛,白昼逐渐延长,冬至那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寒冬,每九天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到了第五十个白天的时候,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阳气达到极点,然后就开始衰落下去。古人观察到这个时候各种植物都开始发芽生长,于是把这一天定为立夏,象征春天的结束,夏天的开始。 农历四月芒种开始,农民要忙着播种,此时阳气已衰,阴气渐长,所以农历四月的节气都呈现出阴阳交替的特征。
夏至那天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春分之后月亮开始东移,每天比前一天提前一个时辰,直到清明那一天,月亮在东方升起。清明过后,月亮一天比一天降得低,直到谷雨当天,月亮运行到南方正中天。紧接着雨水增多,万物萌发,这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古人非常善于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以此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南。他们用一年中最能代表阳气的两个节气立春和惊蛰来区分农历正月和二月,并用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阴盛阳微的节气霜降和立冬将农历九月和十月分隔开来。而腊月就包含在这些阴阳变化之中。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肉部》中说得很清楚:“腊,岁末腊祭百草百虫之神。”可见所谓“腊”指的是冬天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天地阴阳处于极阴之时。这时万木不生,百草不长,百虫不巢,人们用杀牲献祭的方式酬谢神灵赐予的福报,盼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腊的五行属性毫无疑问应该属于金。这是因为古时腊月所进行的祭祀活动是在年末举行,而年末正是古代“腊祭八神”中的水官大帝“清虚真人”诞辰之日。《礼记·月令》中有这样的记载:“季冬之月……水庸居中,治热病以艾,主生毛发。其日癸。”郑玄注:“水庸,水官也。癸,水也。”晋代学者郭璞注释得更为详细:“(水官)属北方壬癸水,生旺于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