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五行属什么的?
《五行大义》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五种行为模式,是自然界五类不同的物象,同时也对应了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以及五味、五色、五时、五方等。 其中并无“土”,而是有“稼穑”——种植与收获,这个行为模式。为什么会有这种选择呢?因为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之根,我们民族自古以土地为本,对“土”的感情自然不同凡响。
“土”对应的五脏之一脾,在五行中属中央,又主肌肉,可见人体之中脾胃最为丰满强健之处在中部,而其他四行的旺相之地则在四肢。所以人在土里(中央)和地上走(四肢)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以免摔伤,这与水生而在地下,木长在地面之上,火飘于上空,金沉于渊底是不同的。
关于水的运动方式,《五行大义》也做了很好的解释——“润下作濡,润下作浸,润下作流,润下作渍,润下作滴。”这是从水对人的影响角度来立论的,比较客观。 中医理论体系中,五行不仅是结构框架,同时也是运动规律,这在中医诊断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望闻问切所获得的资料信息,都要通过五脏来进行归类分析,而分析的过程就是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过程。
比如说,舌诊时若见舌苔厚腻,中医认为是由于湿浊之气弥漫不化所致,治宜祛湿化浊;若见舌苔黄燥,则认为热邪蒸灼津液所致,治宜清热生津。当然,实际要复杂得多,但是总的原则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