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木指什么意思?

鱼子杨鱼子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行”在古代是指某种特定的事物,它可代表一类事物或一种人物,如:行李(出外所带的东西)、行脚僧(云游的和尚)等;在干支纪月中,每个月都有五个“行”,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就是十天干;在十二地支中也有五个“行”,即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就是十二地支。

古人把天干与地支配合起来用于纪年,当遇到甲午之年时,这个“甲午”就是所谓的年干和年支。而月干支、日干支和时辰干支也是这样得出的。 那么什么是“五行为土”呢?这实际上是一个术语,指的是甲午、乙未等十个年份。例如1974年为甲寅虎年,“甲寅”中的“甲”即是五行的木;又如2005年为乙酉鸡年,“乙酉”中的“乙”即为五行之木……以此类推。 当一个年份为“五行为土”时,我们就说这一年是土历年。由于天干有十个,它们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地支有十二个,它们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丑,每三个一组,周而复始。故每逢甲年、乙年、丁年和己年,都是阳年;每逢丙年、戊年、庚年和癸年,都是阴年。

同时因为年月日的分别用农历单数和双数来标记的,所以遇1、3、5、7、9、11为奇数的是阳年,6、8、10、12为偶数是阴年。 而逢十进位的时候,单数的年份又是阳年,双数的年份则是阴年。比如20世纪仅有两个“甲子年”——1900年和1960年,前者的农历是闰年,后者的农历是平年,但这两年的公历却均为闰月。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土”并非我们现实中所说土,而是指五行学说中的“土”。它是一个符号,用来表示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观点在我国古代是十分流行的。

奚茄佳奚茄佳优质答主

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克水,水生木,土包括火,而克水,木又可克土。人的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一般来讲五行之说就是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者彼此相生相克,周而复始。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平衡。

用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可以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系统,如五脏六腑的关系,可以说明脏腑间的相关规律。正常相生相克的关系,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人体机能正常,不生病或少生病。

生和克的关系一旦失调,即出现各种疾病。比如,克太过或不及均属异常克。五行中的某一行在病理情况下超过正常限度“克”另一行,即所谓太过,如木过盛而非常地克土叫“木旺乘土”。另一方面,五行中某一行本身不足,而“克”自己的母或子行,即所谓不及,如土虚致木乘。这两种异常现象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异常地生也叫“反常”,如水能反常地生土。五行在病理情况下超过正常限度“生”自己的子行或母行,这种反常的生叫“子盗母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