倇字的五行属什么? 部首笔画 部首:丿 部外笔画:3 总笔画数:4 笔顺编号:5123 四角号码:00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FF9
基本字义 1. 〔嚶(yī)~〕古通“嘤”,鸟鸣声。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本义:啁啾、小鸟鸣叫的声音)[chirp] 婉,婉啭,鸟鸣也。——《本草纲目·禽部》 婉,呜。又如:婉啼(即“宛啼”);婉转(形容歌声委婉动听);婉娈(美好的样子);婉婉(柔美秀丽的样子);婉喻(委婉陈喻)
〈形〉 1. (形声。从女,完声。本义:柔顺) [gentle;soft and supple;submissive] 婉,顺也。——《广雅·释诂一》 婉,顺理也。——《尔雅·释言》
〈名〉 1. (形声。从口,从晚,晚亦声。本义:美好) [good;fine] 大姒(夏商周三代之王的妃嫔,皆称“姒”),大姒之妻,文王之母也。——《史记·周本纪》
〈副〉 1. (形声。副词。从女,玩省声。用于句末,相当于现在的“吧”字或“了呢”。) [why not;what about…] 不堪回首频搔首,惟恐佳人笑我痴。——元· 王实甫《西厢记》 2. 用作疑问语气,相当于如今的“有没有……”或是“干吗不……呢?”——宋·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常用词组 1. 婉拒 wǎnjué (1) [politely decline an invitation or offer]∶对人有所拒绝,但话又说得很婉转 婉拒了他的建议 (2) [polite refusal]∶很委婉的拒绝
2. 婉转 wǎnzhuan (1) [turn aside to avoid the direct question]∶说话、写文章不直接吐露意思,曲折地表示出来 婉转地告诉她那个令人讨厌的消息 (2) [with a smile of resignation]∶指说话、写文章婉转而曲折 语带婉转地批评他
赞同 517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1 0:41:06 在古代「倇」字和「慈」字是通用的,所以「倇」字也是心字旁。《说文解字》:「慈,爱也。」所以,慈就是表示的一种爱的行为。那么这个「冓」字,其实也是「倇」字,但是省掉了心字旁。所以,「冓」字所蕴含的本身就有「慈」字的「爱德」之意,当然也自然地包含了「谋虑」之意。
「冓」字在古代是一个非常通用的字,比如说我们现在还有个词叫「心存异冓」,那么这个是「冓」字其中的一个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我们经常说「造谣生事」,那么古代叫做「造冓」;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谋生」,我们现在通常讲「寻找生计」,那么古代叫「求冓」;还有一个意思是「计谋」,我们现在经常讲「出谋划策」,那么古代讲叫做「谋冓」。「冓」字所表示的意义,基本上就是在「谋虑」这个范畴内。
在《道德经》里有一个关于「冓」字非常著名的句子,它就用了「冓」字的这个意思。这个地方就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这是一句话。「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将要统一天下了,还通过这些人为的方法来搞。「为之者败之」——那搞不好,就会失败,就是「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抓得越紧越抓不住。「是以圣人无为」——所以那些有智慧的君王,就不去做这种事。「无为」就是他不会通过这些人为的方法来统一天下。「故……」,后面说了好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天下乐其乐」,就是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第二个目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来做事。
那第三个目的呢,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其心」,就是「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让老百姓心里平和,不要有那么多的妄想攀比,「弱其志」。那么「实其腹」、「强其骨」,就是物质上有足够的供应,让人们的体力、力量更加厚壮起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八个字,看起来它是一个主语加谓语的一个句子,实际上在古文中,我们把它称作一种“绝句”,就是省略了一些字来表达一个意思。应该怎么说呢?「使其心虚,使其腹实,使其志弱,使其骨强」。
那么这个「使」字没有写出来,在古代就省略掉了。那么「让老百姓内心平和」——这个「心」怎么「虚」呢?就是「心不可用」:如果心用得太厉害,就会想着去争这个争那个,那么心就会焦虑。心不能用,心不可用,「无为」嘛,你按着「无为」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就「心不可用」。「不可用」就是「无为」之意,所以从《道德经》里我们可以看到「无」字都是「不用」之意,无为就是「为不可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可为之事则易……」,「为不可为之事则难……」,都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心不可用」,心要用的话呢,心就不会「虚」,「虚」就是没有妄想攀比,没有妄念,「虚其心」。
赞同 162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1/3 15: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