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字什么五行属什么?
淇(qí)姓源流单纯,至今仍有许多地方保留其姓氏。1978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发掘一座西周墓,墓主人左侧有一个小木匣,上面题写“淇侯武公孙段”,这是史书上首次出现这个姓氏的记载。《汉书·天文志》注引如淳曰:“《春秋传》曰‘卫国有淇水’,今浚县是也;《国语》晋伐卫,筑濮、淇之塞,是先有此水而得为氏。”战国中期魏国灭卫国后,在今河南省浚县西南修建长城,将旧卫国与新卫国分隔开来。由于修筑了城墙和护城河,当地百姓开始以有水的地方称呼这里,因此这个地方就被叫做“淇”了,今天的“淇河”“淇水”就来源于此。 到了秦代,在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南修建了一座离石候城,这座城的北部被一条小河分为东西两县,这条河就是“淇河”。西汉初年,这两条“淇河”分别改名,其中上游的一条改称清漳河,下游的一条改称浊漳河。东汉文学家王逸生活在公元前238年至公元约177年,他的《古渡赋》中有“余行过古渡,临渊吊屈平……”句,这里的“古渡”指的就是古邺城西边的淇河渡口。曹魏时期,于邺城西十五里建铜雀台,与金虎台、冰井台并称三台。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之后,把南朝皇室迁往邺城居住,并重修三台,从此三台成为北方著名的游览胜地。唐太宗李世民曾写了一篇《晋阳宫铭》,其中有“秦创宫殿,晋改州城……隋氏受终,唐兴继业……”诗句,说明唐朝时候这里还保存着秦朝时期的宫殿。五代后梁太祖朱温曾命人修复隋朝仁寿宫。宋太祖赵匡胤曾在铜雀园中举办宴会,其《咏铜雀》诗云:“何如尊孔子,万事不生愁。”
宋朝时期,因黄河屡次决口泛滥,民宅多被淹毁,许多百姓被迫迁徙他处,因此人口大量流失。元朝末年,当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部将刘振儿自称“大王千岁”,后被明玉珍所杀。朱元璋攻占河南时,因为刘振儿的封地有“淇”姓,便诛杀了所有姓“淇”的官吏,并下令除“淇”为“芝”。 据《康熙字典》载:“《正字通》作淇。俗作芷。”可见“淇”姓在明朝时已较少见,至清朝已非常稀少,直到如今则几乎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