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数值怎么算的?
五行是古人对事物归纳总结的方法,它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是具体的事物。所以你说“水”多少量是多少量,是不存在的。 但是你可以通过计算得到一个大概的数量级。 比如,计算金的数量级。 金对应的五行的数量是“2850(庚)+3610(辛)=6460”,这个数大的惊人,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看一组数据——“70年代我国钢铁产量为2932万吨;80年代初期突破5000万吨;到1983年达到6110.5万吨。[1]”——大约相当于当时全世界钢铁产量的七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之间(当时世界钢铁业已经比较发达了);
再比如木—— 木对应的五行的数量是“3690(甲)+4950(乙)=8640”,这个数字比上一个数字还要大一些,也是超乎想象的。因为树是有叶子的,一个叶子就重千钧,一棵树有无数树叶,其重量非常可观。 所以五行其实就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模型,它把世界万物归结成五种物质,再分配给这五种物质五个属性和五个数字。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这种思维模型的好处是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模糊的问题量化,并且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训练自己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应用。比如说你看到一棵大树,马上就可以在脑海中反映它的五行属性是什么、属性强弱怎样、是否有补救方法等等。 当然这种思维模型也有他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对于细节的体现可能不够到位。
但是人脑不是计算机,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五行这门学问恰恰是在追求宏观上的正确,所以他在把握整体大局方面做得比较好,而在微观的细节上却往往需要另外借助其他学问来完成。
天干地支是古人观察太阳运动,反映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的概念,它也可以与具体的某一个时间重叠。比如:甲午年,甲午月,甲午日,甲午时,都可以。当它们被用作纪年的时候,是指时间周期的甲午年,而当它们被用作占卜工具的时候,则指甲午的具体时刻,而非时间周期。也就是说,只有将天干地支指代具体时刻,才有被用作占卜工具的价值。
所以,出生时辰的五行属性是固定唯一的。比如:甲子时,甲为木,子为水,即甲子时的五行属性为木和水;再比如:丙午时,丙为火,午为火,即丙午时的五行属性为火。
出生时间的五行属性确定之后,就是其他五个时间周期的五行属性的确定,这个用的是一种循环映射法,即在年月日时分别加上一个支别,使之成为五组干支。比如:甲子时出生,那么:
以出生时干支为时柱,定为甲子时,五行属性为木和水。
因为时辰柱上是子,就在日柱上加上一个未字,成为年支未,再以年支未字确定年支为辛未,五行属性为金。
因为日柱为辛未,就在月柱上加上一个午字,成为月支午字,再以月支午字确定月柱为戊午,五行属性为火和火(两火并称炎土)。
依此类推,定出生日柱为丁巳,五行属性为火和金;出生年柱为丙辰,五行属性为火和土。
这样,出生时刻加上前后相临的年月日合共五组干支(年支未,月支午,日支巳,时支子,加上日干丁,就构成了五行纳音的五柱。五行纳音的算法为:将五柱中的天干地支全部拆开来,然后以纳音口诀查找其五行代表物,最后再以五行的生克制化的原理论其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