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五行属什么意思?
“五”字在这里是虚指,并不是说就有五个土、五个金..... 罗盘上的方位是用正玄磁法得出的结论,把地球两极延伸开来,每一极各划分成24等份,每等份对应72个方位,共5184个方位点。这些方位点在现在的经纬度系统下是确定的。 在这些方位点上,用颜色标记着不同的五行,这样,每一个方位就有了相对应的五行属性了。在具体运用时,以所在位置的中心点所对应的五行属性为准。
当然,这样的划分方法是很粗糙的。因为地球并不是两个对称的球体,是有偏差的。而且现在使用的经度系统也是相对的,并不是严格的0度和180度。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得这个体系并不完美。 这种以五行为基准的阴阳划分方法在中国的中医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中医看病讲“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就是切脉,看手指头的血脉流动情况反映出的阴阳变化,来推断身体的状况以便对症下药。
这种方法虽然是建立在一个相对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的(虽然还是有很大缺陷),但还是脱离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毕竟人的感官是有差别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感觉也会有差别。所以这种判断只是一种参考,并不能十分精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罗盘是堪舆(风水)应用的仪器工具,罗盘的种类很多,式样也各不相同。罗盘的中心部分叫做天心(也叫罗心)。天心周围第一圈是子午卯酉四正和丑辰未戌四维八方(也就是八卦)。第二圈为六十四卦,第三圈为二十四山的分金度数,第四圈为二十四节气,第五圈为十二支等等。在天心(罗心)上安上磁子针,盖上罗盖,这样一个罗盘就制成了。 建筑大师在勘察选择宅基的时候,手持罗盘,借助磁子针的指向,借景生象,以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作依据,参照二十四节气、奇门遁甲和河洛理数,对宅基的地理环境反复推敲,精心分析,最后定下最佳的方向位线。
罗盘中的八方是:东、南、西、北四个正方,叫四正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角方叫四维方,也叫隅方,把正方和隅方合起来通称为“八方”。风水中讲的罗经罗盘(罗盘即是罗经),上面的八方和中央的四方合起来叫“九宫”。罗盘上讲的盘局(局数)就是指的九宫方位布局的卦理结构。罗盘的中间一环为“后天八卦”八方和“乾卦”,在乾卦的外面依次是“乾亥艮”等字环,这十二个字环就叫“十二长生”。
风水罗盘中的二十四山就是把“四正四维”八方再细分而得出来的。细分的方法是从正方到隅方算“三山”有两山半,从正艮山(乙山)到正东方(甲山)有:艮、艮震、震三山(或艮山、艮半山到震山)又叫上三吉方,俗称叫青龙方,同理,从正坤山(壬山)到正西方为下三吉方,俗称白虎方。从正离山(辛山)到正南方为三煞方,俗称朱雀方,从正兑山(庚山)到正北方为三玄方,俗称武曲方。罗盘上用“八干四支”来代表二十四位。“八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个字。“四支”指“壬、癸,艮、坤”这四个字,所以罗盘上有的山不用干支而是用其他的字来表示,如“丙子,丁酉”等等。
风水罗盘中的十二长生歌是:我甲长生在亥位,乙临子位旺相存,丙临丑上坐帝旺,寅上绝灭卯上生;丁上长生坐卯位,戊临辰上旺相成,巳上坐临帝旺位,午绝未上把身生;庚上长生坐未位,辛到申旺癸临旺,壬临酉位坐绝门,戌上生兮循环论。
五行的特性,古代学者运用____思维形式,推演人事,与人的生命活动类比,把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宇宙这个大天地相比拟,人体的脏腑组织与自然界的事物的属性相类比,于是产生了五脏配五行:木火土金水。人的肺、大肠属金;肝脏胆腑属木;心、小肠属火;胃、脾属土;肾、膀胱属水。五脏的经络、气血、津液循环不止的生理功能是气,其气的升发、疏泄属性如同木气,所以肝胆属木。心主血脉,心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为温热、升腾、向上、向外,这些和火的本性相类比,所以心小肠属火。脾胃能将饮食物转化为精气,为周身提供营养,化生血液,生发育肌肉,所以把这种不断化生的生理之气和生长、敷布的木气类比,把厚德载物类比为土,从而脾和胃属土。人体的肺、大肠受纳吸入天地清气,呼出浊气,保持人体的新陈代谢,这种生理功能的气和金气的肃降、清洁功能类比而属金气。人类的生命源泉是水谷精气,它的生理功能如灌溉田畴,永保青春,不竭奔腾的水势,所以肾、膀胱属水。
五脏的五行配属,不但体现了五脏本身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揭示了五脏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肝木在五行中为生发,有条达疏通之性,肝木能疏泄肺金的肃降太过;肝木能输布脾土的充实厚德,能使心火的火热过旺下泄,又能滋生肾水不足,所以说肝木能生脾土、疏肺金、泄心火、滋肾水。又如肺金能制约肝木的升发太过,使肝不至于过旺;肺金既能吸心火上炎之气令其肃降,又能生肾水,使肾水充足可以润泽脾土,所以说肺金能生肾水、疏肝木,泄心火,和脾土。
五行配五脏的属性还体现了五行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如肾与膀胱属水,水能主寒降及滋润。冬天气温较低,降雨不多,容易干燥寒冷,主肃杀,和肾水有类比的关系,所以认为肾应冬。肝胆从木,主升发,类比春季天气转暖,万象更新,欣欣向荣,因此肝胆应春。心和小肠从火,有炎热向上的属性,如夏季天气炎热,火性主长,心火应夏。夏季过,天气从炎热逐渐变得凉爽,进入长令的末尾,为收成,使土地上硕果累累,这是万物成长的最后阶段,如脾、胃之土,在夏季末,秋天前,处长令之时,因此,脾胃应季长夏。长夏之后,秋季来临,天高气爽,气候干燥,如肺金之像,肺金应秋。这正如古代医著《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也,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也,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也,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也,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也,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也,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也,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这段论述不但对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作了形象的说明,而且揭示了它和外界环境的关系。“君主、相傅、将____臣使、仓廪、传道、受盛、作强、决渎、州都”指的就是和外界的天、地、人及季节、温度、湿度、雨水等的关系。正因为它揭示了五脏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所以把这种关系用到疾病的治疗上,就可引申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使志生;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使华英成秀;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收,地气以静,早____迟卧,使志安宁;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养生之道,也就是《内经》所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道理。
在古代,五行配五色和五味,即青、赤、黄、白、黑五色与酸、苦、甘、辛、咸五味,把五味和五色也归于五行的资生、制约之中,如肝、胆的青色和酸味,心、小肠的赤色和苦味,脾、胃的黄色和甘味,肺、大肠的白色和辛味肾、膀胱的黑色和咸味,都相互滋长,相互约束在五行之中。
在自然界,水、火、木、金、土五者在相生相克上也是互相有规律地存在着,如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火既济,金木水火土五行是相生相克、无始无终循环无尽的,这也是万物化生所不能缺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