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五行属什么时候?
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的生克制化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有相生就必有相克,有相克就必有相生。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配五行,不仅有其固定的配属,而且有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证候表现。这些内容在诸多的书籍中均有记载,也是学习中医的人门课程。 那么,为什么要在五脏的基础上建立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呢? 从阴阳来讲,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在形态上,头为“阳”,足为“阴”;在结构上,筋属于阳,骨属于阴等等。在这种“阴阳划分”的模式基础上,再结合时间、地点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则更容易理解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
中医不仅研究了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而且还发现了脏腑之间的五行关系——“相生”“相克”——这是中医学独特的见解,也为我们认识人体健康与疾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以五行为中心的人体结构及功能的整体观念,始终指导着中医的诊断、治疗和养生。 学习和掌握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及其应用于临床的实践,是我们每一个中医人应有的使命。
五官五行归属与四季主气相应,如春气主风为肝木应目,夏气主火为心火应舌,长夏主湿为脾土应口,秋气主燥为肺金应鼻,冬气主寒为肾水应耳。五脏有病亦反映于五华,如面黑非肾病而是血虚,如面赤非心病而是血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别者入于鼻而为臭……其别气走于舌而为味……别气者入于胃而出于口”。《素问·五脏生成篇》:“肝气通于目,肺气通于鼻,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肾气通于耳”。《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得 Sound 则和,其神积英,内含沉毅。五脏失 Sound ,则形躁于外,神摇于内,盛非其位”。《素问·六节藏象论》:“以五藏言声色五音,皆象其形也”。“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以五气,分布五味……辛走肺,苦走脾,酸走肝,苦走心,咸走肾”。
总之,形体的得 Sound 与否,无不取决于五脏,脏得 Sound 则形体丰满壮实,脏失 Sound 则形体瘦弱矮小。五脏的得 Sound 需赖五行的平衡协调,五脏的失 Sound 多因五行的失衡紊乱引起。如果五行失衡,五脏就得不到五形的充实和五味的营养,人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