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五行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正好最近读了《孝经》,谈谈自己的看法。 《孝经》共十六章,每章标题都是“君子”怎样怎样,全篇讲的都是孔子和孟子对孝的阐释和要求,没有讲到五行。但这篇千古第一经典其实已经暗含了五行的思想了。 什么是行呢?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怎么才叫孝顺父母,孔子就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人》)也就是说,光是供养父母吃穿用度,让父母活得舒服有尊严,这只能算是行孝,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那什么是“敬”呢?在《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孔子就说了两个字“敬慎”。这个“敬慎”其实就是指代“敬”的意思。
那什么是“礼”呢?《论语·八佾》里有句话“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里的“极”意思就是“尽”、“最大限度的”,所以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君子要做到礼仪的最极致——也就是“礼”。 所以,孝=“行孝”+“敬”+“礼”,这个等式正是儒家孝道观的精髓所在。而这种行孝、敬、礼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看《孝经》。
《孝经·开宗明义章》里,开篇就是一句“夫孝,德之本也”,并且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孝——“众善之本”。而在《孝经·天子章》里,更是把天子的孝扩展到了治国的层面上——“爱亲之至也。为民父母,止于孝矣。”作为天下第一孝的皇帝,你的孝就是要让天下人都做到孝,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啊。 所以,孝其实是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的,它包含了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戴,也包括了我们对一切老年群体的尊敬,还包括了我们对于自己品德的培养和高尚的追求。只有我们从内心深处认可孝的价值,并愿意付出实际行动去做好每件与孝有关的事情,我们的社会才会变成一个有温度、有感情、人人互相关爱的好社会。